關鍵詞 |
維生素K2廠家,西藏維生素K2,維生素K2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型號 |
25kg |
保質期 |
24 |
有效物質含量 |
99 |
CAS 號:11032-49-8(注:維生素 K2 包含多種亞型,該 CAS 號為常見主要亞型標識,不同亞型 CAS 號略有差異)
簡介:維生素 K2 是一類脂溶性有機化合物,又名甲萘醌類化合物,其分子結構核心為萘醌環(huán),側鏈由不同數量的異戊二烯單位構成。它天然存在于發(fā)酵食品(如納豆、奶酪)、動物肝臟及某些微生物代謝產物中,也可通過微生物發(fā)酵或化學合成方式制備。憑借特的化學結構,維生素 K2 在食品加工、工業(yè)生產及化工合成等領域具備應用潛力,常作為原料或添加劑參與各類生產流程。
維生素 K2(以常見亞型為例)通常為黃色至橙色結晶性粉末或油狀液體,無臭或微有微弱特異氣味。溶解性方面,易溶于乙醚、氯仿、苯、乙醇等有機溶劑,不溶于水。該物質對光敏感,長時間暴露于日光或紫外線照射下易發(fā)生分解;在常溫、避光、密封條件下穩(wěn)定性較好,當溫度超過 130℃時結構易被破壞,需在低溫(通常 0-10℃)環(huán)境下儲存以維持穩(wěn)定狀態(tài)。
用法:若為結晶性粉末,需先與食品級輔料(如麥芽糊精、乳糖)混合制成預混料;若為油狀液體,需與食品級油脂(如橄欖油、葵花籽油)充分溶解后制成預混液,再按比例加入食品原料中,通過攪拌、均質等工藝使其均勻分散于食品體系內;全程需嚴格避光操作,避免光照導致成分分解。
用量:調制乳中添加量為 10-50μg/kg;發(fā)酵乳中為 15-40μg/kg;固體飲料中為 15-30μg/100g;谷物制品中為 20-40μg/kg(具體用量需符合 GB 1488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標準》要求,不同食品類別可根據標準適當調整)。
用法:作為中間體參與合成反應時,需根據反應方程式確定添加順序,在控制溫度(通常為 20-55℃)、壓力(以常壓為主)的條件下加入反應體系,確保反應充分進行;作為化學分析試劑或標準物質時,需準確稱量后溶解于適宜溶劑(如乙醇、乙醚)中,配制成濃度的溶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