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刺槐苗圃,通化刺槐,湖南刺槐,7公分刺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8年及以上 |
樹形 |
卵圓形 |
樹型 |
卵圓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花葉均可 |
刺槐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黑褐色,縱裂;枝具托葉性,小枝灰褐色,或幼時具微柔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具9-19小葉;葉柄長1-3厘米,小葉柄長約2毫米,被短柔毛,小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5厘米,寬1.5-3厘米,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先端圓或微凹,具小刺尖,全緣,表面綠色,被微柔毛,背面灰綠色被短毛??偁罨ㄐ蛞干热~短,花序軸黃褐色,被疏短毛;花梗長8-13毫米。被短柔毛,萼鐘狀,具不整齊的5齒裂,表面被短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圓形,長18毫米,基部具爪,先端微凹,翼瓣倒卵狀長圓形,基部具細長爪,圓,長18毫米,龍骨瓣向內彎,基部具長爪;雄蕊10枚,成9與1兩體;子房線狀長圓形,被短白毛,花柱幾乎彎成直角,莢果扁平,線狀長圓形,長3-11厘米,褐色,光滑。含3-10粒種子,二瓣裂?;ü?-9月。
毛刺槐高可達2米,莖部、小紙條和花梗均有紅色刺毛,故而得名。托葉不變?yōu)榇虪?,廣橢圓形至近圓形,長2—3.5厘米,葉端鈍而又小尖頭,花粉紅色或,長2.5厘米,2—7朵組成總狀花序,花期5—6月。莢果長5—8厘米,具有腺狀毛刺。 毛刺槐喜光,在過蔭處多生長不良,耐寒性較強,喜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有一定的耐鹽堿力,在PH鹽量0.2%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嫁接苗抗風力不強,不宜栽植于風口或開闊處,否則易出現“掉頭”情況。耐旱,不耐水濕。耐修剪。對等有毒有害氣體有較強抗性。
毛刺槐又名江南槐原產于北美,為豆科刺槐屬落葉灌木。由于毛刺槐的花型優(yōu)美,香味濃郁,所以常常被作為庭院、草坪的基礎栽植。
刺槐材質堅重,順紋抗壓強度和抗沖擊強度均很高。耐腐,耐水濕,刨面有光澤,花紋美觀,為樁木、坑木、枕木、農具、車輛、工具把柄、運動器材、地板及海帶養(yǎng)殖等優(yōu)良用材。枝椏、木材、樹根易燃,火力旺,為薪炭材。葉子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為優(yōu)良的飼料和肥料。刺是優(yōu)良蜜源,且含芳香油。樹皮纖維強韌,有光澤,易漂白和染色,供造紙編織、制繩用。刺槐保持水土能力很強,還能改良土壤,增加團粒結構和有機質。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125米;樹皮褐色,有縱裂紋。羽狀復葉有小葉725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長25.5厘米,寬12厘米,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圓形?;ò咨?,花萼筒上有紅紋?;ü?6月。 分布與習性: 江蘇省各地引種,刺槐耐干旱、瘠薄,生長快,農村四旁綠化和成片造林的好樹種。 繁殖與栽培: 采用根段催芽方法育苗,不只本錢低、操作簡便,而且樹苗質量好。
【生態(tài)習性】強陽性樹。在濕熱氣候下生長不良.樹干低矮彎曲。耐瘠薄,耐干旱,不耐澇,對土壤適應性強。萌芽力和根蘗性都很強。淺根性,側根發(fā)達,但多分布在表土層中,在水濕和風口處易被吹倒和折斷。根具有根瘤菌。 抗二氧化硫、、氣化氫、氣氣、臭氧等有害氣體,對硫、氣、氟、鉛蒸氣具有一定吸收能力。滯粉塵、煙塵能力很強。 【綠化用途】可作庭蔭樹和行道樹,也為四旁綠化、工廠綠化樹種和優(yōu)良的蜜源樹種,還可作防范性的刺籬。
全國刺槐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