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刺嫩芽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guó) |
刺嫩芽(Aralia elata Seem),屬多年生落葉小喬木,別名:刺龍芽、刺老芽、遼東楤木、龍芽楤木、鵲不踏等。刺嫩芽屬五加科,刺灌木或小喬木的嫩芽,別名刺龍芽,主要分布于東北東部地區(qū),生長(zhǎng)在排水較好的林中空地,森林邊緣和灌木中。是山野菜中的珍品。
刺嫩芽的可以生食、炒食、醬食、做湯、做餡,或加工成不同風(fēng)味的小咸菜等。根皮具有強(qiáng)筋壯骨、除濕和補(bǔ)氣等功效,用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性關(guān)節(jié)炎、糖尿病、肝炎等疾病。刺嫩芽的主要成分和木皂相似,是齊墩果酸的三四糖皂,齊墩果酸有、鎮(zhèn)靜、、強(qiáng)心、和等作用,尤其用于治療黃疸肝炎效果更好。 [3]
"刺嫩芽種子育苗
大量繁育時(shí)需用種子育苗,種子采收后要用濕沙保濕處理,畝用干種子3斤左右。 [3]
根段育苗
少量用苗可用根段繁育,選用多年生苗根,粗度在0.5厘米以上為好,按粗細(xì)分級(jí),粗的可以短一些,細(xì)的要長(zhǎng)一些截取,一般5~8厘米。育苗時(shí)橫擺放在開好的壟溝內(nèi),株距10~15厘米,覆土后,踩實(shí)即可。"
"刺嫩芽對(duì)土壤要求不嚴(yán)格,一般地塊均可正常生長(zhǎng),但不要在低洼易澇地塊栽植,適宜在荒山、荒坡、荒溝及果園四周成片或零星栽植,陰背坡有利于刺嫩芽的生長(zhǎng)。為了節(jié)約土地,好不在耕地上栽植。
栽植密度
荒山荒坡可按行距一米,棵距0.5米,畝栽1200株左右,為了便于采摘和管理,選用大小行栽植模式好,具體方法是:行與第二行60~70厘米(小行),第二行與第三行1.5米(大行),第三行與第四行又變成小行,第四行與第五行則又為大行,以此類推。株距0.5米不變,畝栽1000~1200株左右。 [3]
平地栽植畝栽株數(shù)3000~4000株,每平方米栽6~8株,每隔2~3米寬留30~40厘米的作業(yè)道,便于采摘和管理"
"刺嫩芽主要病害是根腐病和白絹病。根腐病的防治,將病株及其鄰株挖出燒毀,病穴用甲醛等藥物消毒;白絹病的防治,栽前可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處理種苗和根段。 [2]
刺嫩芽奶香蛋餅編輯
材料 : 刺嫩芽80克、面粉150克、牛奶200克、雞蛋2枚、白芝麻5克、橄欖油5克、鹽、糖 、五香粉、雞精各適量 。
做法 :
1、刺嫩芽摘去老根洗凈。
2、將面粉放人容器內(nèi),打入2枚雞蛋,加入鹽、白芝麻、五香粉、糖、雞精。
3、將刺嫩芽稍微切碎一些。
4. 把刺嫩芽放入面粉雞蛋碗中,加入牛奶,攪拌均勻。
5、平底鍋倒入少許橄欖油,傾斜鍋體,讓油布滿 鍋底并燒熱。
6、 將刺嫩芽面糊倒入鍋內(nèi),用鏟子推成面餅,小火慢煎,直至兩面微黃餅熟關(guān)火。
7、取出切成小塊,下4刀切成8小塊即可食用。"
把摘好的刺嫩芽洗干凈,方開水鍋里焯一下,然后浸泡于冷水中,炒制前撈出瀝干水分。(刺嫩芽焯水的時(shí)間不要太長(zhǎng),撈出浸入冷水多泡一段時(shí)間,即可以保持其綠色,也可去除其苦澀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