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新疆30公分白蠟樹,白蠟樹基地,重慶白蠟樹,白蠟樹價格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白蠟樹多為栽培,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甚廣。也見于海拔800-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植株萌發(fā)力強,材理通直,生長迅速,柔軟堅韌,供編制各種用具;樹皮也作藥用。落葉喬木,高10-12米;樹皮灰褐色,縱裂。羽狀復葉長15-25厘米;葉柄長4-6厘米,基部不增厚;葉軸挺直,上面具淺溝,初時疏被柔毛,旋即禿凈。
白蠟樹4-5月開花,9-10月成熟。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植株,在翅果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種仁發(fā)硬時采摘。種子成熟后不落,可剪下果枝,曬干去翅,去除雜物,將種實裝入容器內(nèi),放在經(jīng)過消毒的低溫、干燥、通風的室內(nèi)進行貯藏。白蠟種子休眠期長,春季播種催芽,催芽處理的方法有低溫層積催芽和快速高溫催芽。
白蠟樹從生長迅速、無病蟲害的健壯幼齡母樹上選取1年生萌芽枝條,一般枝條粗度為1厘米以上,長度15-20厘米,上切口平剪,下切口為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條分散開,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春插宜深埋,扎實,少露頭,每667平方米插4000株。種子發(fā)芽期,床面要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后,子葉完全展開,進入旺盛生長期。
白蠟樹栽植時,先要挖好樹穴,樹穴大小根據(jù)樹苗胸徑粗度而定,一般樹穴直徑不能低于樹苗胸徑的15倍為宜,樹穴深度不能低于樹穴直徑的3/4為宜。樹穴過小不利于其根系生長,還容易遭受風害。如果土壤不符合要求,要換客土。先填好底土并踏實,基肥要與回填土充分拌勻,苗木放到樹穴內(nèi)扶正后,檢查有無根系外露或不順暢,調(diào)整好后分2次填土,并分層踏實。
栽植白蠟樹如果是裸根小苗,填土后還要輕提苗,使根系舒展。在栽植時,需要注意苗木的栽植深度,如果栽植地條件較好,且土壤較濕潤,栽植深度可略原土痕2-3厘米;如果栽植地土壤干燥且不易澆水,可再埋深8-10厘米。根據(jù)樹苗的大小,栽植后需要作支撐的還需立即搭設(shè)支架,以防風吹及人為搖動。另外,特別強調(diào)的是胸徑8厘米以上的白蠟樹或白蠟全冠樹移植時,提倡帶土球栽植,這樣可大大提高苗木的栽植成活率。
新栽植的苗木除提前施足腐熟發(fā)酵的圈肥外,6月中下旬后要對苗木追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有條件的地方秋末結(jié)合澆凍水再施1次牛馬糞更好。翌年春季,追施1次氮磷鉀復合肥,秋末增施1次農(nóng)家肥,以后的管理只需秋末增施農(nóng)家肥即可。充足的肥力,不僅可以加快苗木的生長速度,而且增強苗木的抗逆能力,尤其是提高苗木抗病蟲能力。
白蠟樹樹干基本骨架形成后,以后每年只需對過密枝、干枯枝、病蟲枝、下垂枝進行疏除即可。白蠟樹易受白蠟吉丁蟲、蚜蟲、天牛等危害。早春白蠟樹芽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續(xù)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fā)病期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800-1000倍液與任意1種殺蟲劑混配,進行樹干涂藥,防治白蠟樹流膠病。
煤污病的防治方法:通過間苗,修枝等措施,使樹木通風透光,增強樹勢,提高樹木的抗逆性。及時防治蚜蟲、介殼蟲、粉虱等,可用吡蟲啉或啶蟲脒等,同時摻入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可以有效防治病害的發(fā)生。介殼蟲是一種比較難防治的害蟲,一定要抓住若蟲活動高峰時用藥,可用狂殺蚧800-1000倍液,一般噴1次就可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白蠟樹其枝葉繁茂,根系發(fā)達,植株萌發(fā)力強,速生耐濕,性耐瘠薄干旱,在輕度鹽堿地也能生長,是防風固沙和護堤護路的優(yōu)良樹種。其干形通直,樹形美觀,抗煙塵、二氧化硫和氯氣,是工廠、城鎮(zhèn)綠化美化的好樹種。 白蠟樹的木材堅韌,供編制各種用具,也可用來制作家具、農(nóng)具、車輛、膠合板等;枝條可編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