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旱柳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折疊造林方式
1、插條造林:適用于農(nóng)耕休閑地或全面翻墾、雜草很少的河灘地。若以柳編、取薪為主要目的時,造林密度宜大,每畝100株左右。以用材為目的時,可適當稀植,造林后應及時清除過多的萌條。
2、插干造林:用直徑3厘米~5厘米,高1.5米~2米的旱柳枝干造林,常用于河灘地和水地。插干前將插干在水中浸泡10天左右,然后插植,注意深插實碟。
產(chǎn)于磚塔嶺、雙石屋、觀嶗村、涼清河、仰口等景區(qū)。耐寒冷、干旱及水濕,為平原地區(qū)常見樹種。中國內(nèi)分布于東北、華北平原、西北黃土高原,西至甘肅、青海,南至淮河流域以及浙江、江蘇。木材白色,輕軟,供建筑、器具、造紙及火藥等用。細枝可編筐籃。為早春蜜源樹種和固沙保土、四旁綠化樹種。龍爪柳(變型)本變型與原種的主要區(qū)別為枝卷曲。仰口栽為庭院綠化樹種。
柳樹是我國觀景樹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的栽種歷史非常悠久,尤其是河堤旁邊,常見的搭配就是柳樹。每年春天,柳樹發(fā)出嫩綠的新枝,微風吹來,弱柳扶風的美景,不知道讓多少游客為之心醉。楊柳也被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賦予了豐富的內(nèi)涵,早已成了其中的一部分。旱柳的觀賞價值不言而喻,在觀賞樹木當中占比非常大,地位很重要。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