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何首烏 |
面向地區(qū) |
形態(tài)特征
何首烏為多年生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莖纏繞,長2-4米,多分枝,具縱棱,無毛,微粗糙,下部木質(zhì)化。
葉:卵形或長卵形,長3-7厘米,寬2-5厘米,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兩面粗糙,邊緣全緣;葉柄長1.5-3厘米;托葉鞘膜質(zhì),偏斜,無毛,長3-5毫米。
花:花序圓錐狀,頂生或腋生,長10-20厘米,分枝開展,具細(xì)縱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狀卵形,具小突起,尖,每苞內(nèi)具2-4花;花梗細(xì)弱,長2-3毫米,下部具關(guān)節(jié),果時延長;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綠色,花被片橢圓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較大背部具翅,果時增大,花被果時外形近圓形,直徑6-7毫米;雄蕊8,花絲下部較寬;花柱3,極短,柱頭頭狀。
果:瘦果卵形,具3棱,長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nèi)。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huán)境
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海拔200-3000米。
繁殖方法
播種
直播為主,也可育苗移栽。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30-35cm,施人畜糞水后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土3cm。苗高5cm時間苗,株距30cm左右。
扦插
3月上旬至4月上旬選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植株的莖藤,剪成長25cm左右的插條,每根應(yīng)具節(jié)3個左右。行距30-35cm,株距30cm左右,穴深20cm左右,每穴放2-3條,切忌倒插。覆土壓緊,施人畜糞肥。
分株
于秋季刨收塊根時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際周圍的萌蘗,選有芽眼的莖蔓和須根生長良好的植株,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挖穴栽種。
栽培技術(shù)
田間管理
1、保持田間濕潤。生長期應(yīng)注意除草,5月追施人畜糞水1次。苗高30cm左右,應(yīng)插竹竿或樹枝,供莖藤纏繞生長。12月倒苗時,結(jié)合清除枯藤,施腐熟堆肥或土雜肥1次,并在根際培土。
2、間苗與定苗:種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時,間除過密或弱苗。苗高15厘米時,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強定苗。
3、肥水管理:何首烏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糞尿水,以利幼苗生長。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糞尿,施后澆清水。9-10月份每公頃施雜肥或廄肥千克。
4、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時,插設(shè)支架,使莖蔓纏繞向上生長,并及時疏葉整枝,促進(jìn)植株旺盛生長。
5、采收與貯藏:于春季萌芽后,待植株20-30厘米高時,一次或分次采收嫩莖葉。植株3-4年后可收獲塊根,采收于秋季進(jìn)行,采后鮮食或切片曬干。何首烏的莖藤在栽后第二年秋季落葉時割下莖藤,除去細(xì)枝和殘葉,切成長約70厘米的莖段,捆扎成把,曬干入藥。
病蟲防治
何首烏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和根腐病。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0.5:0.5:150)等均可用于防治葉斑病。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或75%百菌清1500倍液噴射莖基,對根腐病有一定防效。
亳州市峰華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張保峰
聯(lián)系電話: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