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欒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欒樹產(chǎn)中國北部及中部大部分省區(qū),世界各地有栽培。東北自遼寧起經(jīng)中部至西南部的云南,以華中、華東較為常見,主要繁殖基地有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河南也是欒樹生產(chǎn)基地之一。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春季3月播種,取出種子直接播種。在選擇好的地塊上施基肥,撒呋喃丹顆粒劑或鋅硫磷顆粒劑每畝3000克至4000克用于殺蟲。采用闊幅條播,既利于幼苗通風透光,又便于管理。干藏的種子播種前45天左右,采用闊幅條播。播種后,覆一層1~2cm厚的疏松細碎土,防止種子干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隨即用小水澆一次,然后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和土壤板結(jié),約20天后苗出齊,撤去稻草。
田間管理
(1)遮蔭:遮蔭時間、遮蔭度應視當時當?shù)氐臍鉁睾蜌夂驐l件而定,以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zhì)化程度。
(2)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cm間苗后結(jié)合澆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間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yōu),間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jié)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幼苗分布均勻。
(3)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fā)達,一年生苗高50~70cm。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于當年秋季落葉后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
雙齒長蠹是危害園林樹木比較嚴重的一種鉆蛀性害蟲,以成蟲和幼蟲危害樹木的枝干部位,初孵幼蟲沿枝條縱向蛀食初生木質(zhì)部,隨著齡期的增大逐漸蛀食心材,成蟲蛀入枝干后緊貼韌皮部環(huán)食一周形成環(huán)形坑道,并且有反復取食習性。成蟲與幼蟲蛀食樹木枝干,危害初期外觀沒有明顯被害狀,在秋冬季節(jié)大風來時,被害新枝梢從環(huán)形蛀道處被風刮斷,翌年側(cè)梢叢生,如此反復,樹冠易成掃帚狀,影響樹木的生長和形態(tài);在夏秋季節(jié),造成幼樹干枯死亡、大樹枝干枯萎或風折,給城市園林綠化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欒樹,一年能占十月春。此樹春季枝葉繁茂秀麗,葉片嫩紅可愛;夏季樹葉漸綠,而黃花滿樹,實為金碧輝煌;秋來夏花落盡,即有蒴果掛滿枝頭,如盞盞燈籠,絢麗多彩。如此佳木,實為綠化風景樹。欒樹,除了可作城市景觀樹之外,還因其欒果能做佛珠用,故寺廟多有栽種。
欒樹為溫帶,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亦稍耐半蔭;喜生長于石灰?guī)r土壤,也能耐鹽漬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澇。深根性,生長中速,幼時較緩,以后漸快。對風、粉塵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較強的抗性。枝葉有殺菌功能;花為優(yōu)良的蜜源,并可提取黃色染料。 欒樹適應性強、季相明顯,是理想的行道、庭蔭等景觀綠化樹種,也是工業(yè)污染區(qū)配植的好樹種。被臺灣林學家推崇為應大力推廣的亞洲寶樹。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