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16公分刺槐,刺槐產(chǎn)地,保定刺槐,刺槐苗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防護樹 |
品種 |
刺槐 |
樹齡 |
6年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類別 |
觀花類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是否古樹 |
否 |
是否移植苗 |
是 |
樹型 |
卵圓形 |
修枝以后,主干或主要側枝上的旺長枝,要進行摘心或剪梢;對樹干基部疏枝處和冬打頭的主干,所萌發(fā)的新芽和萌條都應及早剪去。修枝應在夏季進行,以6月上旬至7月上旬為宜,具有小、快的優(yōu)點,一般不再萌發(fā)大量枝條,有利于幼樹生長。
刺槐種植需注意的是造林地不能積水,旱不死的刺槐,但是刺槐很容易淹死。特別是皖槐1號速生刺槐,因其生長速度快、樹形優(yōu)美,對水肥和栽培管理技術要求也高。只有有好的質量,才會有很高的栽培效益。
洋槐蜜又名洋槐花蜂蜜、刺槐蜜、槐花蜜。洋槐、刺兒槐,落葉喬木,高1—25米;樹皮褐色,有縱裂紋。羽狀復葉有小葉7—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長2—5厘米,寬1—2厘米,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圓形。花白色,花萼筒上有紅紋?;ü?—6月。在我國已遍及華北、西北、東北南部的廣大地區(qū)。在北緯23°~46°、東經(jīng)124°~86°的27個省(市、自治區(qū))都有栽培,而以黃河中下游、秦淮流域 為中心。
刺槐嫩枝扦插
條及母樹的選擇:選擇2a生刺槐的當年生枝條作插條。條及扦插時間:4月上旬。條的規(guī)格及處理:把所采的枝條剪成15cm長的插條,下切口用利刀平切,上部保留3~5片葉。50株一捆在濃度為100ppm的ARTl號生根粉或GGR溶液中浸泡0.5h。床均準備:普通沙床,塑料拱棚,上搭遮蔭。插方法及插后管理:將處理好的插條按株行距10~15cm扦插,插后澆透水一次。然后覆上塑料薄膜,棚內溫度控制在18~28℃之間,高不超過30℃,相對濕度保持在90%以上。噴水量視棚內溫濕度高低和遮陰面積的大小而定,一般每天噴水1~3次為宜,陰雨天可不噴水。果:應用ABTl號生根粉或GGR進行刺槐扦插育苗,插穗基部快、生根塊、根系發(fā)達、毛細根多,苗木出圃率、質量、等級均對照。
播種:可春播,當氣溫回升到7—8℃時即可播種。刺槐種皮厚而堅硬,硬實率高,播前必需進行處理,用50—60℃的溫水浸泡一晝夜,也可將種子放在開水中浸10秒鐘,迅速取出放在涼水中充分攪拌后,再浸泡一晝夜,這樣既可催芽,又可殺滅病蟲。
刺槐種子千粒重為21.8g,1kg種子約有4.7萬粒。每畝用種量2kg左右,苗床育苗,每畝播量4—5kg。
刺槐可用種子,也可育苗移栽,還可插根、插條和用根蘗繁殖等。插條法是,選一年生萌條的中下部,剪成20cm長度,可直接扦插在苗床,也可秋季采好埋藏在濕潤沙里,待第二年開春時作插條用。飼用栽培以摘葉和嫩枝為主,種植密度可大些。
管理:包括中耕除草、施肥、培土等。北方早春化凍時踏穴,可預防凍拔,南方在5月份中耕除草,防止雜草蔓延。結合培土可促進刺槐生長。飼用栽培為了增加摘葉次數(shù),提高產(chǎn)葉量,播種時每畝應施肥1500kg,磷肥20kg作基肥,每次摘葉以后應每畝施尿素10kg作追肥。為了促進刺槐分枝,應在株高1.5—2m時,將地上部離地30—40cm處全部割下來。這次刈割好在秋季,冬前進行。葉的采摘與利用:葉是植物營養(yǎng)光合作用的,采摘時不可一次全部摘掉,在同一株叢中可輪流采摘,每次摘去1/3—1只有在冬前可把葉全部摘掉,或把地上部全部割掉。采摘時期應在葉尚未枯黃時進行。
刺槐葉含水量低,易于干燥,可把采下的葉在地上攤平曝曬,1—2日即可曬干,用作冬季飼料。
經(jīng)濟用途: 刺槐木材屬硬雜木,材質重而堅硬。木材超負荷時的破壞面呈纖維狀犬牙交錯,破壞過程時間較長。當所受負荷達到抗壓極限強度的70%以上時,就產(chǎn)生咯吱咯吱的警戒響聲;壓力繼續(xù)增加,咯吱聲可以傳到幾米以外。這種優(yōu)良特性適宜于礦柱用材。木材堅韌,很適用于橋梁構件、機械部件、車輪、工具把柄、車軸、運動器材等,木材耐磨性能強,適于作地板、滑雪板、木橇、農(nóng)具零件、枕木等。耐腐朽力強,適于水工、土工、造船、海帶養(yǎng)殖等用材。枝丫、樹根易燃,火力旺,發(fā)熱量大,著火時間長,是薪炭材。葉可作飼料和漚制綠肥。
刺槐原為溫帶樹種,在年均溫5℃,年降雨量400mm以下地區(qū),地上部年年凍死,來年春天重新萌發(fā)新枝,故多呈灌木狀態(tài),不能正常開花結實。只有在年均溫7℃以上,年降雨量500mm以上,土壤濕潤肥厚的地方,能成長為高大喬木。由于幼齡期間(3—5年生)枝條受凍害,樹干分杈、樹形彎曲。年均溫8—14℃,年降雨量在500—900mm的地區(qū),刺槐生長良好,樹干通直,在年均溫15℃,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地區(qū),刺槐的飼用栽培生長期長,長勢旺盛,是營造飼料林的優(yōu)良樹種。
刺槐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對酸性土,中性土、含鹽量0.3%以下的鹽堿土均能適應,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土壤生長佳。刺槐有一定的耐旱與耐瘠薄土壤的能力,但在不保水的土壤上如長期干旱,刺槐會干梢,生長緩慢。嚴重干旱會落葉,甚至大量死亡。水分過多,常發(fā)生爛根和紫紋羽病,導致全株死亡。地下水位過高,也易引起刺槐爛根和枯梢。刺槐喜光不耐陰,陽坡比陰坡長的好,株叢過密要及時間伐,飼用栽培要及時刈割,反之生長緩慢。刺槐萌發(fā)力和根蘗的分蘗性都很強,樹干或枝條受機械損傷或砍伐后,仍能萌發(fā)出新的枝葉。
生態(tài)習性:陽性,適應性強,淺根性,生長快。分布在青島、大連、沈陽等地。
園林用途:樹形優(yōu)美,花色純白,葉色季相變化豐富,是優(yōu)良的園林觀賞樹種。園林上可用于居住區(qū)和庭院綠化,街道廣場和礦區(qū)綠化,風景林綠化及鄉(xiāng)村城鎮(zhèn)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