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開封供應(yīng)楓香苗,云浮銷售楓香苗,西雙版納供應(yīng)楓香苗,永州供應(yīng)楓香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fēng)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2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寶塔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楓香育苗技術(shù)之圃地選擇與整地
楓香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土壤過于粘重時,幼苗易發(fā)生根腐病。所以育苗地好選擇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較肥沃,PH值5.5至6.0的砂質(zhì)壤土,好前茬是水稻田,以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2月底或3月初,將苗圃田翻耕整地。后一次耙地時,每畝施復(fù)合肥50公斤及熟腐的餅肥50公斤作為基肥。
楓香育苗技術(shù)之播種
楓香播種可冬播也可春播,冬播較春播發(fā)芽早而整齊。楓香種子小,千粒重為3.2至5.6克,播種量為每畝0.5至1.0公斤(條播每畝為0.5至0.7公斤,撒播每畝為1.0公斤)。條播行距為20至25厘米,溝底寬為6至10厘米,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nèi)。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播種后可用篩子篩一些細(xì)土覆在種子上,以略微看到種子為度,并在其上覆一層稻草。也可不覆土,直接在苗床上覆蓋稻草,用棍子將草壓住,以防風(fēng)吹。苗木出土前要做好保護工作,防止鳥獸為害。
楓香種植技術(shù)與造林
一、造林技術(shù)
1、種植時間:12月下旬苗木落葉后至次年2月中旬放葉前均可進行。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山谷、山坡下部或中部,也可作為樹種在瘠薄立地上造林。
2、造林密度:株行距5×4m,畝均33株。
3、苗木要求:2年生,苗高80-100cm,地徑>1cm。
4、開塘標(biāo)準(zhǔn):種植穴60×60cm,深度不小于40cm。
5、種植要求:保濕土種植,定植后用柴草覆蓋遮蔭。
二、撫育管理年度管理:栽植當(dāng)年撫育2次,好施肥1次,以農(nóng)家肥為主。第2、3年每年撫育1-2次,第4年如尚未郁閉,繼續(xù)撫育1次。除草松土不可損傷植株和根系。
楓香苗重要病蟲害防冶
1、苗木莖腐?。阂话阍谟昙竞蟀l(fā)生。要加強培育管理,排除積水;高溫干旱期進行行間鋪草及灌水抗旱,以降低地溫;及時清除病苗。
2、楓蠶、櫟黃枯葉蛾和金龜子等,成蟲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可于6-7月摘除繭蛹,幼蟲群集期間用90%敵百蟲或馬拉松800倍液噴殺。金龜子成蟲可用敵百蟲或馬拉松的500倍液噴殺。
楓香,又名楓香樹,為金縷梅科落葉喬木植物,生于海拔220-2000米之丘陵及平原或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苗木莖腐病,為長江以南地區(qū)多種闊葉樹苗常見的病害,楓香也屬此列。當(dāng)苗木長勢不良或氣候條件適宜病害發(fā)生時,會遭受病害的侵染。
楓香莖腐病的防治方法:應(yīng)從增強苗木抗病力,降低苗木床土溫,防止灼傷,切斷病原侵入途徑著眼。在夏季高溫干旱時,采用搭蔭棚,行間鋪草,灌水抗旱待降低苗床土溫的方法,使苗木免遭灼傷;有些地方對圃地施用廄肥,加強管理,也收到了降低苗木發(fā)病率的效果。
楓香樹干通直,樹體雄偉,秋葉紅艷,取植、叢植、群植均相宜。山邊、池畔以楓香為上木,下植常綠灌木,間植槭類,人秋則層林盡染,是南方的秋色葉樹種。亦可孤植或叢植于草坪、壙地,并配以銀杏、無患子等秋葉變黃樹種,使秋景更為豐富燦爛。
楓香樹形高大美觀,枝葉濃密,生長迅速,主根深扎,根系發(fā)達,耐干旱、瘠薄,適應(yīng)性和生命力與馬尾松相似,是樹種。喜光、也能耐蔭,抗風(fēng)寒喜肥沃、濕潤、中性及酸性的土壤,但在瘠薄沙礫土或粘重黃泥土上也能生長。
全國楓香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