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李子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立支架是為了防止人為傷害和被風吹倒,尤其是在多風地區(qū),樹木會因樹根搖動而影響成活,同時也可以使樹干保持直立。所以,凡是5厘米以上的喬木,特別是裸根栽植的落葉喬木、枝葉繁茂而又不宜大量修剪的常綠喬木、有臺風的地區(qū)或風口處種植的樹木,均應考慮立支架支撐。
接穗采自高產的母樹,選取樹冠外圍中上部生長發(fā)育充實的一年生枝條,一般隨采隨接成活率高,也可以利用冬季修剪的枝條加以貯藏供作接穗。嫁接可芽接或切接。芽接于6-8月進行,切接在1~2月進行。
整形修剪:修剪時著重對一年生枝進行適度短截,刺激枝條萌發(fā),形成結果緊湊的小冠樹形。幼年李樹在選留、培養(yǎng)好主側枝,完成整形任務的同時,平衡好樹勢,維持好各級骨干枝的主從關系,長勢過強的骨干枝適當所剪。初結果樹,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校結果為主。進入結果后,可據其生長的強弱,留基部2至3個飽滿芽重截。對過長枝可縮減至二年生枝處,使整個樹冠內的中、小枝組分布緊湊。
肥水管理:栽植苗木成活后,在行間開20厘米寬、5厘米深的淺溝作成臺田,臺田溝作夏季排水、灌水、施肥用。生長前期每隔10天追一次肥,萌芽至開花期畝施碳酸氫銨、磷酸二氫鉀等各25千克,幼果期至成熟期畝施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各25千克。果實采收后營養(yǎng)生長期及時進行地下施肥,畝施碳酸氫銨100千克或尿素50千克,每年9月溝施或樹盤撒施有機肥,以腐熟雞糞、圈糞為主,畝施粗肥3000千克、磷酸二銨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尿素30千克,每次施肥后灌水一次。在整個生產過程除施肥后澆水外,根據土壤墑情再灌1次~2次水,灌水后隨時進行中耕松土。
由于果樹木根群分布廣,吸收養(yǎng)料和水分全在須根部位,因此,施肥要在要根部的四周,不要靠近樹干。有機肥料要充足發(fā)酵、腐熟,切忌用生糞,且濃度宜稀,化肥完全粉碎成粉狀,不宜成塊施用。
李子苗葉面噴肥是通過氣孔和角質層進入葉片,而后運送到各個器官,一般幼葉較老葉,葉背較葉面吸水快,吸收率也高。所以,實際噴布時一定要把葉背噴勻,噴到,使之有利于樹干吸收。葉面噴肥要嚴格掌握濃度,以免燒傷葉片,好在陰天或上午10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后噴施,以免氣溫高,溶液很快濃縮,影響噴肥或導致藥害。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