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耙耙柑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耙耙柑果實高扁圓形或倒闊卵形,果大,一般單重250克,大者可達450克,基部短頸有或無頸,頂部廣圓,廣凹。果面較光滑,漂亮,深橙色,富光澤,油胞小而密,果皮薄,包著緊,但剝皮較易,與椪柑近似;大果果心空,小果果心實。果肉深橙色,質地脆嫩多汁,襄壁薄極化渣,風味濃郁,酸甜適口,品質極優(yōu)??墒陈?1%,糖度13.2°。一般無核,種子0~3粒,但與有些品種混栽時有核。
耙耙柑的生長環(huán)境:抗逆性:春見抗性強,高抗?jié)儾?,抗衰退病。春見適應性非常廣,經我們試驗,春見在重慶,湖南臨澧、張家界,廣西來賓,貴州烏當,四川成都均能正常掛果。在年均溫16℃的地區(qū)均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但仍以年均溫17℃以上的地區(qū)表現(xiàn)佳。
果實的采收:柑橘果實的采收是田間工作的結束和貯運的開始,是提高柑橘耐貯性和減少腐爛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適時的精采細收,是提高果品數(shù)量和質量的重要。適時采收:柑橘采收時期的遲早,對產品的質量、品質、樹勢及翌年的產量均有影響。過早采收,內含物質未達到適合的程度,影響品質,過遲采收,成熟的果實容易脫落,貯運中易發(fā)生青、綠霉病。貯藏保鮮果可適當提前采收,即果皮著色三分之二、八成成熟、果實堅硬而未變軟時采收。
耙耙柑果實大、無核、果形美觀、肉質脆嫩多汁、風味濃郁、品質優(yōu)良、較易剝皮,豐產、穩(wěn)產,抗性強。是目前日本優(yōu)良的雜柑品種之一,也是我國目前引進的優(yōu)良和有潛力的雜柑品種之一,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豐產的寬皮柑桔類新品種推廣,也是椪柑和清見換代的優(yōu)良品種。
由于耙耙柑早果性好,豐產性強,栽后第當年就可試花掛果,第二年就能大量掛果,適宜矮化密植。進行密植并加強肥水管理,保持樹勢強健,可提高前期效益,栽植密度以2.5m×1.2m或3m×1.5m的為宜,第三年即可進入豐產期。耙耙柑的枝梢較直立,發(fā)枝力和成枝力都很強,幼樹整形修剪時應注意開張樹形,疏短枝結合,提高枝條質量和增加通風透光。春見的結果枝以春梢為主(但幼樹秋梢亦能結果),因此栽培上應以控制夏梢和秋梢,以促發(fā)春梢為主,可提高產量和質量。
耙耙柑肥水管理要點:幼樹階段薄施勤施肥料,以有機肥和過磷酸鈣做底肥,追肥以N、K為主,第二年掛果后則N、P、K配合施用,但注意疏花疏果,不影響樹勢。由于春見豐產性好,進入豐產期后要加強肥水管理,尤其要在6~7月重施壯果肥(以P、K為主);采果肥則提前至11月施用,以P肥和有機肥為主,結合少量N肥施用。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