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楠木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木,用種子繁殖,果實采收后,搓去外果皮,種子有油質(zhì),壽命短,陰干后即可播種。若次年春播,需用濕沙貯藏。幼苗期需遮蔭,當幼苗長成真葉即可間苗或移植,一般1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如綠化用大苗,可換床培育3--5年。大苗栽植,帶土團,并剪去部分葉片。栽植時要選擇溫暖濕潤、土壤肥沃的環(huán)境。楠木4月開花,種子成熟期在“小雪”前后,果皮由青轉(zhuǎn)變?yōu)樗{黑色,即達成熟。采種選20年生以上的優(yōu)良母樹,用鉤刀或高枝剪剪下果枝,采取果實
播種從“大寒”至“雨水”均可進行。播種前,圃地要施足基肥,整地筑床要細致。一般用條播條,條距15—20厘米,條寬6—10厘米。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播后覆蓋火燒土1—2厘米,再蓋草或鋸悄、谷殼,以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后,要及時進行除草、松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于日照時間長,地表溫度高,在暑天,易遭日灼為害,因此尚需給以適當遮蔭。但據(jù)福建三明莘口林場試驗,選背陰圃地,適當提高留苗密度,使床面保持一定的覆蓋,不遮蔭亦可避免幼苗灼傷。間苗應(yīng)分期進行,要量少次多
由于楠木初期生長慢,易遭雜草壓蓋而影響成活和生長,因此需加強撫育管理。造林后3—5年內(nèi),每年撫育二次,山坡下部及山谷雜草繁茂地帶還應(yīng)適當增加撫育次數(shù)。撫育時間應(yīng)安排在楠木生長高峰季節(jié)到來之前,即次撫育在4—5月,第二次撫育在7—8月。楠木樹冠發(fā)育較慢,幼年又較耐蔭,所以幼林嚴禁打枝,撫育時也不得損傷樹皮,否則將顯著減弱其生長。楠木林在樹冠完全郁閉,林下雜草消滅,出現(xiàn)較多的被壓木時,應(yīng)進行撫育間伐。采用弱度的下層撫育法,即伐去明顯的被壓木,雙杈木以及優(yōu)良木周圍的競爭木。間伐強度,應(yīng)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林地較肥沃,初植密度較大的(如每畝222株),可伐去株數(shù)30%左右。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