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海南柳樹苗木,安徽銷售柳樹信譽,廣東銷售柳樹放心省心,供應柳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柳樹是一類植物的總稱:旱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腺柳 Salix chaenomeloides Kimura、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柳屬多為灌木,稀喬木,無頂芽,合軸分枝,雄蕊數(shù)目較少,蟲媒花等特征表明,較楊屬與鉆天柳屬進化。
本屬世界約520多種,主產(chǎn)北半球溫帶地區(qū),寒帶次之,熱帶和南半球極少,大洋洲無種。我國有257種,122變種,33變型。各省區(qū)均產(chǎn)。
柳屬的形態(tài)特征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葉互生,稀對生,通常狹而長,多為披針形,羽狀脈,有鋸齒或全緣;葉柄短;具托葉,多有鋸齒,常早落,稀宿存。葇荑花序直立或斜展,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稀后葉開放;苞片全緣,有毛或無毛,宿存,稀早落;雄蕊2-多數(shù),花絲離生或部分或全部合;腺體1-2(位于花序軸與花絲之間者為腹腺,近苞片者為背腺);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無柄或有柄,花柱長短不一,或缺,單1或分裂,柱頭1-2,分裂或不裂。蒴果2瓣裂;種子小。多暗褐色。
“楊柳”一詞早在成書于先秦時期的我國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已出現(xiàn)了,該書《小雅·采薇》篇中便有這樣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贝送猓铣速M昶在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一詩中也有這樣的描寫:“水逐桃花去,春隨楊柳歸。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辈浑y看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明顯地都是指柳樹(確切地說是指垂柳),因為現(xiàn)代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葉圓、樹高、枝挺,是絕無“依依”、“裊裊”之態(tài)的。
柳樹是中國的原生樹種,據(jù)考證,在第三紀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屬。山東青島地區(qū)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間,青島膠州灣附近就有柳屬植物?!绷鴺湟彩俏覈挥浭龅娜斯ぴ耘嘣纭⒎植挤秶鷱V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現(xiàn)“柳”字。中國植柳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魚鳧王封樹定界。
柳樹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可以追溯到古蜀魚鳧王封樹定界。魚鳧王以魚鳧故都(今成都市溫江區(qū))土地上種植地域廣,易成活,易識別,好看且風格的柳樹作為魚鳧古城的疆界。古蜀人開始廣植柳樹,春天伊始,萬樹吐綠,柳絲搖易,萬柳迎春,在溫江城區(qū)也叫柳城。屬落葉大喬木,別名楊柳。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或灌木,綠葉子,細長柳枝,柔軟下垂,性喜濕地;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果實為蒴果,成熟后2瓣裂,內(nèi)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我們平常說的柳絮)。柳樹耐寒,耐澇,耐旱,喜溫暖至高溫。世界約520余種,中國有250余種,遍及全國各地。柳樹易繁殖,栽培方法簡單,生命力強,可美化環(huán)境,在生活、環(huán)保、醫(yī)藥等方面也有用途,是“四旁”綠化樹種。在人文方面,柳樹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贈友,以表達依依惜別之情。柳樹一直為文人們所愛好,人們留下了大量詩詞和文章。
播種育苗于4月采收種子,隨采隨播。種子千粒重0.4克,發(fā)芽率70~80%,畝播種約0.25公斤,當年苗高80~100厘米。移植宜在冬季落葉后至翌年早春芽未萌動前進行,栽后要充分澆水并立支柱。
穴植
可采取扦插造林,但是更多的采用穴植。穴植時注意:
1. 栽植苗木運到后行根系修剪,然后立即栽植。修剪時要科學合理,截口一定要平滑。土壤比較粘重時,栽植穴不應小于80厘米×80厘米×60厘米,如果為了后期減少被蟲蛀,可以向穴中均勻的撒入敵百蟲等藥物,在生長中垂柳吸收水分時吸入藥物成分,起到放蟲的效果。
2. 將垂柳栽入樹坑,栽植時不宜太深,在袋的四周填滿好土,壓實。
3.垂柳栽植完畢立即澆一次透水,將袋內(nèi)澆滿。等到水全部滲下去之后,緊接著澆第二次水。第二次也要路樹坑全部澆滿,并把倒伏的苗木扶正。有時,澆水后會將坑內(nèi)的土沖走,如發(fā)生此類情況,可以再填些土,四周用土壓實。實踐證,通過連續(xù)兩次每隔15天澆水,可供苗木四個月的生長需要(特干的土壤需要更多次澆水)。
4.如果遇到鹽堿干旱的土壤,還需要利用吸水樹脂高吸水性和高保水性的特點,在垂柳栽入樹坑前在根部施用吸水樹脂,達到根部保濕的目的,以滿足生長成活需要。采用營養(yǎng)繁殖,成長快,可控制性別。但多代營養(yǎng)繁殖后,生長勢衰退,易發(fā)生枯梢,早衰。扦插的采條母樹應是優(yōu)良無性系的壯齡樹,生長健壯,無病蟲害。
垂柳
別名水柳、垂絲柳、垂枝柳。枝細長下垂。葉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品種與類型有曲枝垂柳(cv.Tortuosa),枝卷曲下垂;黃皮垂柳,小枝黃綠色或褐黃色,節(jié)間較短;紅皮垂柳,樹冠長卵形,小枝紫紅色或醬紫色,葉闊披針形。
古往今來,在詩人們的眼中,“柳”是他們所鐘愛的意象之一。清人李漁在《閑情偶記》中這樣寫道:“柳貴乎垂,不垂則無柳;!柳貴乎長,不長則無婀娜之致?!薄对娊?jīng)》中的“楊柳依依”之句,其意境只有垂柳才可以擔當。于是乎,詩人們或詠柳喻人,或借柳送別,或緣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凡此種種,“柳”成為中國詩歌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何須不淚垂
詠柳喻人,在這類詠柳詩中,令人拍案叫絕的當推李商隱的《贈柳》: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全詩八句,純用白描的手法,全詩不著一個“柳”字,而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的宛若一個多情的倩影。詠柳實則詠人,詩人對柳的愛憐也就是對人的依戀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