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香椿苗種植基地品種
喬木;樹皮粗糙,深褐色,片狀脫落。葉具長柄,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30-50厘米或更長;小葉16-20,對生或互生,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9-1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一側(cè)圓形,另一側(cè)楔形,不對稱,邊全緣或有疏離的小鋸齒,兩面均無毛,無斑點,背面常呈粉綠色,側(cè)脈每邊18-24條,平展,與中脈幾成直角開出,背面略凸起;小葉柄長5-10毫米。
圓錐花序與葉等長或更長,被稀疏的銹色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聚傘花序生于短的小枝上,多花;花長4-5毫米,具短花梗;花萼5齒裂或淺波狀,外面被柔毛,且有睫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先端鈍,長4-5毫米,寬2-3毫米,無毛;雄蕊10,其中5枚能育,5枚退化;花盤無毛,近念珠狀;子房圓錐形,有5條細溝紋,無毛,每室有胚珠8顆,花柱比子房長,柱頭盤狀。蒴果狹橢圓形,長2-3.5厘米,深褐色,有小而蒼白色的皮孔,果瓣薄;種子基部通常鈍,上端有膜質(zhì)的長翅,下端無翅?;ㄆ?-8月,果期10-12月。
香椿喜光,較耐濕,適宜生長于河邊、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為好。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5.5—8.0。
原產(chǎn)中國中部和南部。東北自遼寧南部,西至甘肅,北起內(nèi)蒙古南部,南到廣東廣西,西南至云南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山東,河南,河北栽植多。
香椿品種很多,根據(jù)香椿初出芽苞和子葉的顏色不同,基本上可分為紫香椿和綠香椿兩大類。屬紫香椿的有黑油椿、紅油椿、焦作紅香椿、西牟紫椿等品種。屬綠香椿的有青油椿、黃羅傘等品種。
香椿品種不同,其特征與特性也不同。紫香椿一般樹冠都比較開闊,樹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紅色,有光澤,香味濃,纖維少,含油脂較多;綠香椿,樹冠直立,樹皮青色或綠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較少。
香椿苗育成后,都在早春發(fā)芽前定植。大片營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5米。植于河渠、宅后的,都為單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后要澆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香椿的揮發(fā)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助于增強機體功能,并有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