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馬鞍山2米白皮松,白皮松生產(chǎn)基地,馬鞍山白皮松,白皮松基地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在我國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湖北等地的林區(qū)天然生長或在全國多地人工栽培著一種松科松屬樹種,其特點是為我國特產(chǎn)樹種,大樹的樹皮成不規(guī)則薄片狀脫落,露出黃綠色或粉白色的內(nèi)皮,針葉3針一束,葉鞘脫落,球果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種鱗先端后,鱗盾的中央有刺,人們常叫白皮松或白骨松,具有用材、觀賞和食用價值。今天我就談?wù)勥@種植物的一些情況。
白皮松是正式中名,也是通用名稱,因它的樹皮灰白色或白褐相間而得名;別名在河南叫白骨松、三針松;在北京叫白果松;在山東叫虎皮松;在河北叫蟠龍松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種。
白皮松是我國特有樹種,天然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下山西(呂梁山、中條山、太行山)、河南西部、陜西秦嶺、甘肅南部、四川北部、湖北西部等地,通常散生或成小片狀分布;全國多地有人工栽培。
外形特點--一是為常綠喬木,高度可達30米,有明顯主干或從樹干基部分成幾個樹干,樹冠塔形或傘形;
小樹樹皮光滑,灰綠色;中齡樹皮成不規(guī)則薄片狀脫落,露出淺黃綠色的新皮;老樹的樹皮褐灰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規(guī)則鱗片狀脫落,露出粉白色的內(nèi)皮,白褐相間成斑鱗狀;
一年生枝條灰綠色,無毛。
二是針葉3針一束,粗硬,長5-10公分,樹脂道6-7個,邊生;葉鞘脫落。
三是雄球花多數(shù)聚生在新枝基部成穗狀,
雌球花有梗;球果單生或成對生長,有長梗,
圓錐狀卵形,長5-7公分,成熟時黃褐色,種鱗先端厚,鱗盾近菱形,鱗臍有向外彎曲的刺;
種子橢圓形,暗褐色,長9-13毫米,種翅短容易脫落。
白皮松生態(tài)習性?:?生長環(huán)境?:白皮松喜光,耐干旱瘠薄,適應(yīng)較干冷的氣候,在深厚的鈣質(zhì)土和黃土上生長良好。不耐水濕,輕度耐鹽堿。
?抗逆性?: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對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污染有較強的抗性。
白皮松用途與價值?:
觀賞價值?:樹姿優(yōu)美,樹皮白色美觀,四季常青,具有的觀賞性,常用于孤植、對植、叢植成林或作行道樹。
?木材價值?:木材堅硬、細致、花紋美麗,耐久耐腐,易加工,可用于建筑、家具及文具等制作材料。
?生態(tài)價值?:作為我國特有樹種,白皮松對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白皮松分布與繁殖?;'
?分布區(qū)域?:主要分布于我國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湖北等地,蘇州、杭州、衡陽等地也有栽培。
?繁殖方式?:一般采用播種繁殖,生長速度較慢,壽命長,可達數(shù)之久。
綜上所述,白皮松以其特的樹皮、針葉和樹冠形態(tài),以及廣泛的用途和生態(tài)價值,成為我國重要的觀賞和用材樹種。
全國白皮松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