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無花果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無花果樹長期生長于熱帶和溫帶。無花果生長勢強,并有多次生長習性,幼樹新梢及徒長枝當年生長量可達2 m 以上;萌芽力、發(fā)枝力都較弱,骨干枝生長明顯,其上潛伏芽較多,且壽命很長,可達數(shù)十年。無花果耐旱、耐蔭、耐鹽堿,具有速生、早果、豐產(chǎn)的優(yōu)點。
晚熟無花果 , 分布于南疆各地。果實呈扁圓錐形, 平均單果質(zhì)量46.4 g, 大果質(zhì)量55 g。果梗較長, 果皮黃白色, 有白色果點。果皮極薄, 易剝皮。果肉淡黃色, 極柔軟, 汁多味甜, 品質(zhì)。夏果實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 比早熟種晚上市10~15 d, 但豐產(chǎn)性比早熟種強。
應在秋季落葉后樹液停止流動時采集,如春季采插條則要在發(fā)芽前進行。采母樹地面或母樹主干下部的萌發(fā)枝作插條,為保障貯存質(zhì)量,插條在存放前應放在清水中浸泡3天左右,撈取后按一層插條一層細沙,澆適量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其愈合組織形成期,對溫度要求較高應及時提高低溫;同時,加強水分供應。愈合生根后期插穗長出大量的毛根,此時氣溫逐漸升高,應注意增加土壤水分。
無花果從7月中旬開始,陸續(xù)到11月份成熟。無花果的采摘一般宜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見已成熟的果實有一小孔微開,果皮出現(xiàn)固有品種(多分紅、黃品種)的色澤時,采摘。過熟的果實采后不耐貯藏和運輸。
無花果幼樹生長期,如基肥不足則應施肥。方法是在離主根40厘米左右處,株施腐熟雜肥5公斤左右;盆栽的至少施入1公斤。成齡樹株施腐熟農(nóng)家肥15公斤左右,在落葉前后施入基肥,追肥宜在新梢旺長期及果實迅速膨大期為好。無花果是較耐肥的果樹,但應偏重施磷鉀肥,一般氮磷鉀的比例為0.5:1:1。因其較耐旱不耐澇,新梢生長及果實膨大期需水量較大,但長期受漬或積水重的環(huán)境,易造成落花、落果、落葉,甚至死亡,因此亦要注意做好排澇排水。盆栽的亦要注意排水,尤其是在大雨或暴雨之后的連陰雨季節(jié),要注意遮雨或倒盆控水。
對上年有蟲害的無花果樹,于4-5月份和9-10月份在枝干部后一個幼蟲排糞孔處以80%敵敵畏乳油或40%殺螟松50倍液,用注液器注入蟲孔?;蛴盟幟拚核巹┤胂x孔,殺幼蟲效果好。也可在初孵幼蟲尚未蛀入木質(zhì)部之前,選用內(nèi)吸性強的殺蟲劑40%氧化樂果100倍液或10%滅蟲精100倍液噴酒枝干及產(chǎn)卵處。
研究顯示,無花果為低糖高纖維食物,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糖尿病人日常適當吃,可以幫助提高機體力,同時無花果中含有的脂肪酶和水解酶還具有分解血脂的作用,因而能夠幫助減少脂肪堆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壓降脂的作用。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