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其來源廣泛,資源豐富,是地球上常見物質,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堊、石灰?guī)r、大理石、石灰華等巖石內,亦為動物骨骼或外殼的主要成分。廣泛的應用于工業(yè)、食品添加劑、醫(yī)藥、飼料添加劑、建筑材料、橡膠、塑料、造紙、油墨、日用化妝品、涂料、玻璃、瀝青、絕緣材料、膠黏劑、密封劑、和等各個領域。
從近年來市場對重質碳酸鈣粉體產品的要求來看,主要需要其達到一定的細度、通篩率、白度、純度、含鈣量等,有的還要求符合一定的粒度分布要求,某些應用場合還對粉體的顆粒形態(tài)做出嚴格要求。
實踐,重質碳酸鈣產品的顆粒形態(tài)、粒度及其分布與原料、、工藝技術和條件控制有關。因此,為了確保重質碳酸鈣的品質以適應市場的要求,一要注重重質碳酸鈣原料的選擇,另一方面需結合市場考察選擇合適的重質碳酸鈣加工設備與工藝。
如何區(qū)分輕質碳酸鈣和重質碳酸鈣
1、來源方式不同
輕質碳酸鈣是化學合成的碳酸鈣,又稱沉淀碳酸鈣、膠體碳酸鈣或者活性碳酸鈣,甚至可以生產出納米碳酸鈣,簡稱輕鈣。它是將石灰石原料煅燒生成石灰和二氧化碳,再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其主要成分氫氧化鈣,通入二氧化碳碳化石灰乳生成碳酸鈣沉淀,經脫水、干燥和粉碎制得,或者由碳酸納和氯化鈣進行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經脫水、干燥和粉碎制得。重質碳酸鈣簡稱重鈣,是用機械方法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大理石、白堊、貝殼等制得。
2、堆積密度不同
重鈣與輕鈣明顯的區(qū)別就在于產品的堆積密度不同,重鈣產品的堆積密度較大,一般為0.8~1.3g/cm3;而輕鈣產品的堆積密度較小,多為0.5~0.7g/cm3;一些納米碳酸鈣產品的堆積密度甚至更低,可以達到0.28g/cm3左右。由產品的包裝體積也可以粗略分辨出重鈣和輕鈣產品,一般重鈣產品多為25kg/包,產品包裝體積較小,而同等質量的輕鈣產品包裝體積明顯較大,一些納米碳酸鈣產品還采用15kg/包或20kg/包的包裝。
習慣上我們常用沉降體積來衡量碳酸鈣密度的大小,沉降體積是單位質量的碳酸鈣在100ml水中振蕩并靜置3h后所具有的體積(ml),沉降體積越大說明產品粒度越小、密度越輕、產品檔次越高。重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為1.1~1.4ml/g,輕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為2.4~2.8ml/g,納米輕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為3.0~4.0ml/g,通過沉降體積的不同可以初步判斷輕質碳酸鈣、重質碳酸鈣和納米碳酸鈣。
其實重鈣和輕鈣的復合制品的真實密度相差不大,一般重鈣真實密度為2.6-2.9g/cm3,而輕鈣為2.4-2.6g/cm3。也有人說兩者真實密度一樣,只是堆積密度不同。究其原因是因為輕鈣的顆粒形狀為紡錘形或者棗核形,占用體積比較大;而重鈣的外觀形狀為塊狀居多,占用體積比較小。
3、白度大小不同
由于重鈣產品相對雜質較多,因此產品白度一般為89%~93%,極少數(shù)的產品能達到95%。而輕鈣產品因為化學合成制成,去除了很多雜質,產品純凈度很高,因此白度多為92%~95%,部分產品可以達到96%~97%,這也是輕鈣產品多用于或淺色制品填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