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臨滄珍珠巖,云南珍珠巖,云南珍珠巖,珍珠巖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礦物組成
主要成分為塊狀、多孔狀、浮石狀珍珠巖,含少量透長石、石英的斑晶、微晶及各種形態(tài)的雛晶、隱晶質礦物、角閃石等圓弧形裂紋,斷口呈參差狀,珍珠光澤,風化后為油脂光澤,條痕白色。
主要成分為松脂巖,水解松脂巖和水化松脂巖,含少量透長石和白色凝灰物質,呈不規(guī)則分布,斷口呈貝殼狀,松脂光澤,條痕白色。
主要成分為黑曜巖、黑曜斑巖和水化黑曜巖,含少量石英、長石斑晶,極少量不透明的磁鐵礦、剛玉等,斷口平坦或貝殼狀,部分參差狀,玻璃光澤,風化后為油脂光澤,條痕白色
引用標準
GB 4132絕熱材料名詞術語 GB 10294絕熱材料穩(wěn)態(tài)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 GB 10295絕熱材料穩(wěn)態(tài)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熱流計法 GB 11833絕熱材料穩(wěn)態(tài)傳熱性質的測定圓球法
名詞術語
本標準涉及的術語同GB 4132。
2.3.2試驗結果取三鎰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6.3粒度試驗方法
6.3.1設備 a.烘箱。 b.天平:精度為0.01g。 c.標準篩:篩孔尺寸為5,2.5,1.2,0.6,0.3,0.15mm篩各一個,其中2.5,1.2,0.6,0.3mm篩為輔助篩。 d.搪瓷盤或其他容器。 e.毛刷。
6.3.2試驗步驟。
6.3.2.1從7.2.2制備的5袋試樣混合,取出約0.001m3試樣,在383±5K(110±5℃)溫度下烘干至恒重,稱量。
6.3.2.2將各層篩按順序安裝好,試樣放在篩子內,蓋緊蓋子,采用機械或手工方法進行篩分。手篩時應使試樣在篩網(wǎng)上充分運動(即一手握住篩子略微傾斜,用另一手以每分鐘150次左右的頻率敲擊篩壁,每25次轉動60度),篩至篩分終點。 6.3.2.3仲裁時以機械篩分為準。
6.3.2.4稱量5mm篩孔篩余量和0.15mm篩孔的通過量,每次稱重前均應使試樣靜止幾分鐘。
6.3.3結果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