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套人民幣出售價格,套人民幣上門回收,套人民幣交易價格,套人民幣上門收購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套人民幣種類繁多,幣別復雜,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套人民幣中名幣濟濟,不少藏品被譽為藏界的,像“絕品四珍”和“十二珍品”都是錢幣收藏界的名貴收藏品。
按規(guī)定,所有的人民幣在正背面都標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但只有佳木斯印刷出產的1000元紙幣,背面沒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原因可能是當時處在戰(zhàn)時,通訊不便引起的,因此這也成為套人民幣誕生于特殊歷史時期所具有的特殊之處的好注解,也是區(qū)別于后面幾套人民幣的重要一點。還有一張五元的牛圖,是一張上面印有“光華印刷廠印制”字樣的紙幣,也是由于當時的特殊歷史環(huán)境造成的。
由于當時各解放區(qū)的環(huán)境和全國解放初期條件的限制,套人民幣的設計思想還不夠統(tǒng)一,圖案既有反映工、農業(yè)生產的勞動場面,也有反映交通運輸?shù)那榫?,還有的反映北京等地名勝古跡的……內容繁雜,主題思想不、不明確。鈔票種類多,面額大小差別大。
變遷
⒈中國人民銀行鈔票,早見于1948年11月25日《華北銀行總行關于發(fā)行中國人民銀行鈔票的指示》。
⒉新幣,早見于1948年12月1日華北人民發(fā)布的金字第四號公告,為區(qū)別解放區(qū)鈔票,稱解放區(qū)鈔票為“舊幣”,稱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為“新幣”。
⒊中國人民銀行券,在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中國人民銀行有關新幣發(fā)行各種問題的答復》一文。
⒋人民券,早見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報》關于《中國人民銀行有關新幣發(fā)行各種問題的答復》一文。把中國人民銀行券簡稱為“人民券”。
⒌人民幣,早見于1949年6月14日上海市直接稅總,直稅字號《上海市印花稅稽行辦法》。“人民幣”這一名稱次開始出現(xiàn)在中國大地上。
⒍套人民幣,1950年8月為設計新的人民幣(指第二套人民幣)時,中國人民銀行設計方案和組建人員,稱套人民幣為套人民幣。
7.1955年2月,發(fā)布《關于發(fā)行新的人民幣和收回現(xiàn)行的人民幣的命令》,發(fā)行第二套人民幣,同時回收套人民幣。兌換比例為套10000元=第二套1元。
上海印鈔廠從1949年5月到1954年共承印過套人民幣套人民幣中的8種面額,11個品種。其中該廠1951年承印的維文版“壹萬元駱駝隊”是采用挪威道林紙使用雙面膠版印刷工藝,印制數(shù)量較其它品種少的多。另外從藏家收集到的蒙文版“壹萬元牧馬”,其號碼字軌均為《ⅠⅡⅢ》一種,號碼位數(shù)是七位,但其高位數(shù)大是“2”,可見多發(fā)行量不到300萬。
經過六十多年的市場消耗和沉淀。套人民幣作為中國錢幣史上的開山鼻祖,作為蘊含歷史價值的“文物”。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投資者所認可。套人民幣大全套在2000年一套售價為21.7萬元,2002年漲到了48.7萬元,到2009年價格突破300萬元,從武漢收藏市場獲悉其價格突破五百萬,萬元牧馬券價格突破240萬?!八拇筇焱酢奔墑e的單張紙鈔價格也是突飛猛進,連創(chuàng)新高。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