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工藝,深圳坪山海水淡化,奧凱環(huán)保開源節(jié)流
海水淡化處理工藝 蒸餾法 蒸餾法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由于技術不斷地改進與發(fā)展,該法至今仍占統(tǒng)治地位。蒸餾淡化過程的實質就是水蒸氣的形成過程,其原旦如同海水受熱蒸發(fā)形成云,云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帶的咸味的。根據設備蒸餾法、蒸汽壓縮蒸餾法、多級閃急蒸餾法等。 冷凍法 冷凍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tài)淡水變成固態(tài)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冷凍法與蒸餾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在儀器里產生大量的鍋垢,而所得到的淡水卻并不多;而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卻不佳,難以使用。 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采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于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么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大優(yōu)點是節(jié)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fā)達國家先后把發(fā)展重轉向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fā)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xù)降低,主要發(fā)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tǒng) 回收率,廉價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tǒng)抗污染能力等。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貧乏的國家,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其值是日本的1/2,美國的1/5,印尼及前蘇聯的1/7, 2加拿大的1/50。耕地平均分攤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數的3/4。聯合國據此已把中國列為十三個缺水國家之一。據統(tǒng)計,全國699個城市中,有400個城市常年供水不足,缺水量約為1000萬噸/天左右。其中天津等110個城市已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嚴重威脅,年缺水量60億立方米,國家和北京市統(tǒng)計資料證實,北京已成為我國嚴重缺水的三十個大城市中的一個特大型城市。目前,北京年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四百立方米,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北京每年缺水1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萬立方米,曾經出現過“水荒”。幾百萬人生活用水緊張有的城市被迫供水,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和社會發(fā)展。 海水淡化處理工藝 多級閃蒸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fā)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fā),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大,技術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采用。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fā)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 電滲析法 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制。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qū)分為正離子交換膜( 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化工、醫(yī)藥、食品等行業(yè)的濃縮、分離與提純。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