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雙旗幣價格表
服務項目 |
雙旗幣新價格,雙旗幣價格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后,已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在中國持續(xù)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隨之結束。民國成立時,由于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于幣制混亂,臨時財政部長陳錦濤,于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后,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者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并在頒布的“臨時大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鑄紀念幣”,隨后武昌和南京兩處造幣廠率先鑄行了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輔幣,以十文面值的為主,在全國大量發(fā)行以取代清朝銅元。這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銅元的由來。 無庸置疑,這種銅元的幣名很明確,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根據(jù)錢幣收藏界的一般共識,對一種錢幣,應該把可以明確幣名或顯示錢幣主要特征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相對的另一面稱為“背”,據(jù)此我們應該把此幣能區(qū)別于前朝銅元,并具有鮮明的劃時代革命和進步意義的有“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以下簡稱開國紀念幣)字樣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對應記值的另一面稱為背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