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十堰回收廢舊電纜,北海廢舊電纜上門回收,丹東高壓電纜回收,岳陽低壓電纜上門回收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電纜材料用量計算公式
銅的重量習慣的不用換算的計算方法:截面積*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計算:120*8.89=1066.8kg/km
1、電纜導體用量計算公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銅線徑 G=銅比重 N=條數(shù) K1=銅線絞入率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shù)
2、電纜絕緣用量計算公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絕緣外徑 d=導體外徑 G=絕緣比重 K2=芯線絞入率 C=絕緣芯線根數(shù)
3、電纜外被用量計算公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徑 D=上過程外徑 G=絕緣比重
4、電纜包帶用量計算公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過程外徑 t=包帶厚度 G=包帶比重 Z=重疊率(1/4Lap = 1.25)
5、電纜纏繞用量計算公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銅線徑 N=條數(shù) G=比重 Z=絞入率
6、電纜編織用量計算公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數(shù) / 25.4 / T
d=編織銅線徑 T=錠數(shù) N=每錠條數(shù) G=銅比重
(常見材料比重:銅8.89;銀10.50;鋁2.70;鋅7.05;鎳8.90;錫7.30;鋼7.80;鉛11.40;鋁箔麥拉1.80;紙1.35;麥拉1.37;PVC 1.45;LDPE 0.92;HDPE 0.96;PEF(發(fā)泡)0.65;FRPE 1.7;Teflon(FEP)2.2;Nylon 0.97;PP 0.97;PU 1.21;棉布帶0.55;PP繩0.55;棉紗線0.48)
橡塑電纜
1)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纜 該電纜容許溫升高,允許載流量較大,耐熱性能好,適宜于高落差和垂直敷設,介電性能好,但抗電暈、游離放電性能差。接頭工藝較嚴格,但對技工工藝技術(shù)水平要求不高,因此便于推廣,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電纜。
2)聚錄乙烯絕緣電纜 該電纜化學穩(wěn)定性高,安裝工藝簡單,材料來源充足,能適應高落差敷設。敷設維護簡單方便。但因其絕緣強度低、耐熱性能差、介質(zhì)損耗大,并且在燃燒時會釋放氯氣對人體有害和對設備有嚴重的腐蝕作用,所以一般只在6kv及以下電壓等級中應用。
3)橡膠絕緣電纜。該電纜柔軟性好,易彎曲,有較好的耐寒性能、電氣性能、機械性能和化學穩(wěn)定性,對氣體、潮氣、水的滲透性較好。但耐電暈、臭氧、熱、油的性能較差。因此一般只用在138kV以下的電力電纜線路中。由于其良好抗水性,因此適宜作海底電纜,由于其很好的柔軟特性,因此更適宜在礦井和船舶上敷設使用。
敷設電纜是每個電氣人員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也許會說放電纜就是要人多,在堆人上去,你拉一下我拉一下就完了。其實放電纜也是一個技術(shù)活,隔多少距離站一個人,哪些地方需要特別安排人員,哪些地方需要協(xié)調(diào)指揮等等,這些細節(jié)工作直接影響著電纜敷設的質(zhì)量和效率。打個比方,指揮得當,安排合理的團隊,一上午可以放5根3*185+1*95的低壓電纜,而那些指揮紊亂、人員安排不合理的隊伍,一上午的時間多可能只放一到兩根,而且這些人都會拉得非常累,甚至比剛才那些拉了四、五根電纜的人感覺還要累。這就是區(qū)別。。。 放電纜效率的高低與項目負責人有很大的關(guān)系,作為掌控全局的人,要做到臨危不亂,能夠讓別人服從自已的調(diào)度和安排,當然大嗓門也是的,另外還要懂得激勵法,比如大家都覺得比較累的時候,都松了勁不想出力去拉了,這個時候就有人出來喊話,鼓勵大家堅持下去,這就是所謂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