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簡介與收益模式
并網光伏電站可利用符合條件的閑置地面或廠房屋頂等閑置空間來建設光伏發(fā)電項目,并網接入方式按照當地電力公司設計方案實施。
并網光伏電站可分為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和微型光伏系統(tǒng)等。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一般利用荒山、沼澤、灘涂、工業(yè)廢棄用地等未利用土地,經國家相關單位批準建設的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一般可利用大型廠房或建筑物的屋頂可利用面積,來建設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微型光伏系統(tǒng)一般指單位或個人利用自己有限的閑置屋頂或其他可利用空間,建設微型(一般在50kW 以下)光伏離網或并網系統(tǒng)。
收益簡表
自發(fā)自用80%余電上網20%模式:
項目容量(MW) 0.1
項目總投資(萬元) 35
首年
首年發(fā)電量(萬kWh) 12.25
首年電價收益(萬元) 8.80
首年總收益(萬元) 8.80
年均
年均發(fā)電量(萬kWh) 10.96
年均電價收益(萬元) 7.88
年均總收益(萬元) 7.88
總發(fā)電量
25 年總發(fā)電量(萬kWh) 273.91
25 年總電價收益(萬元) 196.94
25 年總收益(萬元) 196.94
濟南上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0.1MW 光伏項目收益分析
自發(fā)自用余電上網模式
100KW 收益分析:
項目概述
安裝容量100KW
光伏組件傾角傾角20°
安裝區(qū)域約1000 ㎡
25 年總收益
按照自用電比例80%,上網比例20%計算,25
年總收益為295.43 萬元
預計安裝容量約100KW,由下表3-1 可以看出,光伏電站首年
實際發(fā)電量約為12.25 萬kWh,按照白天自用電0.8 元/kWh 計算,
首年電費收益約為8.8 萬元。
在環(huán)境效益上,光伏電站首年可節(jié)約煤炭約36.74 噸,相當于二氧化碳減排約96.25 噸,二氧化硫減排約2.2 噸,一氧化碳減排約0.83 噸,氮氧化物減排約1.32 噸,煙塵減排約0.4 噸。還可
產生一定的CDM 指標收入。
近幾年,晶硅組件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晶硅電池片一直向越來越薄的方向發(fā)展,從而降低了電池片防止機械破壞的能力。
2011年,德國ISFH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根據電池片隱裂的形狀,可分為5類:樹狀裂紋、綜合型裂紋、斜裂紋、平行于主柵線、垂直于柵線和貫穿整個電池片的裂紋。
隱裂,對電池片功能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對電池片功能影響的,是平行于主柵線的隱裂(第4類)。根據研究結果,50%的失效片來自于平行于主柵線的隱裂。45°傾斜裂紋(第3類)的效率損失是平行于主柵線損失的1/4。垂直于主柵線的裂紋(第5類)幾乎不影響細柵線,因此造成電池片失效的面積幾乎為零。
有研究結果顯示,組件中某單個電池片的失效面積在8%以內時,對組件的功率影響不大,組件中2/3的斜條紋對組件的功率穩(wěn)定沒有影響。
光伏組件原因:高溫、高濕的外界環(huán)境使得電池片和接地邊框之間形成漏電流,封裝材料、背板、玻璃和邊框之間形成了漏電流通道。通過使用改變絕緣膠膜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是實現組件抗PID的方式,在使用不同EVA封裝膠膜條件下,組件的抗PID性能會存在差異。另外,光伏組件中的玻璃主要為鈣鈉玻璃,玻璃對光伏組件的PID現象的影響至今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