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然而,結合存世古字畫的實際情況,鑒定結論并非如此簡單。某些有款作品,不是非真即偽,如唐宋時期摹拓、復制的一些古字畫副本,并非有意作假,而是為保存流傳,這些水平、臨仿逼真的摹本,經(jīng)鑒定雖否定它為真跡,但也不可簡單列入偽品,應具體確定其所摹時代,歸入此時代真品之列,這已屬于明是非。而有些無款作品,本身就是有意造假,如明清時期一些地區(qū)性偽作,雖沒有名款,也應歸入偽品之列,無必要定時代或作者,這又屬于辨真?zhèn)?。還有一些作品,如代筆畫,款真畫假,或畫作親筆、代筆參差,就既有辨真?zhèn)斡钟忻魇欠堑膯栴}。因此,鑒定字畫不能簡單地一概肯定或否定,應將各種狀況一一分辨清楚,揭示其本來面目,方算達到了目的。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鑒”就是比較,“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比較是指實物間的比較,真跡與真跡比,同時代或同一人作品之間相互比,從中尋找共同點;真跡與偽品比,不同時代或不同人作品之間相互比,從中找出相異點。通過反復比較,就能逐步掌握時代、個人的風格特點。因此,多看實物,多作比較,是提高“目鑒”水平的關鍵。同時,觀看、比較實物,不能僅僅停留在直觀的感性認識階段,上升到理性認識,即通過比較找出其間的內在關系,以及某時代、畫家、作品本質方面的特征,這樣才能在心目中牢固地形成準確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之“樣板”,以此作為以后鑒定的可靠依據(jù),并在今后的實踐中加以檢驗、修正、充實、從而達到更客觀科學的認識,目鑒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誠然,以目鑒定真?zhèn)蔚南葲Q條件是該時代或該畫家的存世真跡多,鑒者見得也多,有實物可資比較。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鑒定古字畫,經(jīng)常需要鑒、考并用,鑒中有考,考中有鑒,一般情況下以鑒為主。倘目鑒水平不高,判斷有誤,考證再精微,也于事無補。像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真假兩卷鑒定,曾幾度真?zhèn)晤嵉?,問題就出在“鑒” 上。
字畫鑒定機構
鑒既需要熟悉真跡,也應了解偽品,掌握了歷代偽造書畫的各種花樣和各種類型的偽作,就能根據(jù)不同情況去偽存真,還其本來面目??家\用文獻資料,文獻也有真?zhèn)?、正誤之別,故也要多方比較,去偽糾誤,以準確的史料來輔助鑒定。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筆法對每個畫家來說,都不相同,即使屬于同一類型的筆法形式,也無完全一致者。因為筆法是一個畫家經(jīng)過長期操練、自然而然形成的,一旦凝定成習慣特點后,本人主觀上想改變都難。模仿者不可能具備與之相同的操練過程和時間,也會因功力的深淺不同而呈現(xiàn)了某種差異;至于個性鮮明的筆法,就更難奏效。因此依據(jù)筆法來掌握個人風格以至時代風格,是可靠和關鍵的。
北京字畫鑒定機構
書畫作品的落款和印章。
常常見到書畫鑒定家手拿放大鏡在落款和印章處細看,事實上,落款的書法和印章能看出破綻。先看落款書法和簽名,一是從筆法、字法、短文上辨認,功力不濟者,很難全面周到的;三是從書畫家常用落款位置、常用名號簽署習慣上判別。再看印章,一是看印文,仿刻的印文多半呆滯、毫無生機。即使利用當今的電腦仿刻,在印文線質、自然崩壞及斑駁邊欄上也很難與原印神采吻合。二是看印泥,元代以后印泥是油調朱砂而制;而宋代以前多用水印,以水調朱,明清以后的印泥調制方法不同,印跡顏色也不同。在當代也有光明印泥、美麗印泥、八寶印泥、西冷印泥、堆朱印泥等,書畫家各有所好,作假者往往考慮不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