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玉器鑒定
但是可能實際上真正的和田玉連一成都不到,且末白玉礦4、5年以前就已經(jīng)開采殆盡。市場流轉的且末糖白早就是論塊來賣了,論堆、論噸的時候早就過去。其實市場山料并不少見,且末的糖青白、葉城的山料還是隨處可見的,少見的只是白料子。
至于糖白山料成品少見,其實有幾個原因,是因為近幾年的糖白料絕礦;第二是因為且末料一般都用炸藥開采,因此會產(chǎn)生大量的內(nèi)裂,的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后是因為山料本身就質(zhì)地好的比例極低,畢竟沒有大自然的篩選,多數(shù)料子都是肉松不堪用的。
俄羅斯玉是玉石市場上常見的玉種,成為主要的替代品種。俄料與和田玉同屬典型的軟玉系統(tǒng),以白玉、黃玉為主。白玉的白度遠遠超過和田玉,但稍微發(fā)干。俄料究竟有哪些顯著特征?
俄羅斯玉是玉石市場上常見的玉種,成為主要的替代品種。俄料與和田玉同屬典型的軟玉系統(tǒng),以白玉、黃玉為主。白玉的白度遠遠超過和田玉,但稍微發(fā)干。俄料究竟有哪些顯著特征?
玉器鑒定方法
俄羅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狀玻璃光澤,通體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間。從光澤度上看,俄羅斯玉雖是玻璃光澤,但略帶瓷感,通體發(fā)干。經(jīng)過盤磨,由深白變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卻顯干澀,從透明度上看,俄羅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玉,但由于結構粒度較粗,手感較輕,佩戴久了會變黃、變黑。
外形
俄羅斯白玉籽料的形成與新疆白玉籽料的形成無明顯差別,呈光滑的卵形。俄羅斯山流水白玉由于受風雨的沖刷和相互撞擊、摩擦,外形已失去棱角,一般以片狀為多,表面比較光滑。
俄羅斯白玉山料屬原生礦,表面粗糙,多見參差不齊的毛口表皮,多棱角而呈不規(guī)則塊狀。主要產(chǎn)出有:貝爾加湖新坑、老坑的糖白玉、以及白皮白玉、灰皮白玉。
外皮
俄羅斯白玉山料的外皮很有個性,業(yè)內(nèi)就其外表皮色來命名它的品種,如“皮白玉”,這些外皮與其他山料玉一樣,都是參差不齊的毛口表皮。
俄羅斯白玉中的糖玉,因為特征非常明確,業(yè)內(nèi)將其單列為主要產(chǎn)出品種。中國新疆軟玉中的糖白玉則從屬于白玉。
西學滲透于傳統(tǒng)玉雕
中國歷史上從明中期逐漸有西學東漸,說起西學東漸總共有三次,次是明中期到清初,第二次是清末到20世紀20年代之前,近的是1978年直到現(xiàn)在。
19世紀初,上海是中國乃至世界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國內(nèi)玉雕派別中西學東漸比較的是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海派玉雕,作為中國玉雕四大流派之一,是以上海為中心的玉雕派系,時至今日在當下玉雕藝術中有很強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