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好!我今年二十,讀大四,在高二的時候被診斷出了中度抑郁伴有焦慮,癥狀是長期睡不好怕光怕聲音怕身邊沒人、對什么都沒有興趣、無端流淚,當時開了三個月的藥,后來因為學業(yè)繁忙,而且喝安眠藥失眠要好些就沒有再復診,心情稍微比開藥前好些。但是自己知道問題沒有,從小性格敏感悲觀,極度缺愛缺乏安全感,一直很聽長輩的話壓抑著自己。包括現在大四了,來學校宿舍和好幾個舍友晚上睡覺,自己還是害怕,覺得睡不著,總想抓著東西。和男朋友上學之后是異地,這種情況更加明顯,而且男朋友心理上也是不安全型,加上畢業(yè)壓力大,自己又感覺到了高二那年患上抑郁癥的時候。很害怕再來一次,很無助,但是學校封校不能出去咨詢,學校內部心理咨詢又常常會告知老師。請問老師,我該怎么辦呢?要不要和男朋友分手(但是我很依賴他人),專注學業(yè),謝謝~
老師你好,我今年大二了。我想問一下,平常大多數時間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會有周期性的抑郁情緒,偶爾會出現無意識的自殘行為該怎么辦。某天晚上被吵醒了有點生氣(容易失眠,睡眠不太好),本來打算關掉早上的鬧鐘,結果拿起手機就不由自主地往自己頭上砸,把自己都砸蒙了,鋼化膜也碎了。不知道該怎么改善這種狀態(tài)。
大部分心理問題也是有生理基礎的,通常和多巴胺、五羥色胺等腦內神經遞質分泌失調高度相關。建議你可以先就近前往當地精神衛(wèi)生中心或醫(yī)院精神科進行相關篩查、診斷、治療。絕大部分抗抑郁類藥物都能在4-6周穩(wěn)定起效之后,有效提升腦內相關神經遞質水平,起到改善情緒低落、思維緩慢、注意力缺乏、興趣缺乏等相關表現。具體治療根據精神科醫(yī)生相關評估及診斷,謹遵醫(yī)囑。
介于你提到了相對明顯的思維遲緩的表現,生理基礎相關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建議先就醫(yī)之后再考慮其它干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