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原則:
1.每個注塑產(chǎn)品在開始設計時要確定其開模方向和分型線,以盡可能減少抽芯滑塊機構和消除分型線對外觀的影響。
2.弄懂每套模具設計中的每個細節(jié),理解模具中每個零件的用途。
3.適當?shù)拿撃P倍瓤杀苊猱a(chǎn)品頂傷,如頂白、頂變形、頂破。
4.在設計時多參考以前相似的設計,并了解在它模具加工和產(chǎn)品生產(chǎn)時的情況,吸取其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
5.設計注塑產(chǎn)品時綜合考慮產(chǎn)品外觀、性能和工藝之間的矛盾。有時犧牲部分工藝性,可得到很好的外觀或性能。
6.多了解注塑機的工作過程,以加深模具和注塑機的關系。
7.將扣位裝置設計成多個扣位同時共用,使整體的裝置不會因為個別扣位的損壞而不能運作,從而增加其使用壽命,再是多考濾加圓角,增加強度。
8.下工廠了解加工品工藝,認識每種加工的特點和局限性。
9.產(chǎn)品標識一般設置在產(chǎn)品內(nèi)表面較平坦處,并采用凸起形式,選擇法向與開模方向尺可能一致的面處設置標識,可以避免拉傷。
10.了解自己設計的模具的試模結果和改模情況,吸取教訓。
11.在注塑產(chǎn)品中鑲入嵌件可增加局部強度、硬度、尺寸精度和設置小螺紋孔(軸),滿足各種需求。同時會增加產(chǎn)品成本。
12.在設計時盡量采用以前比較成功的模具結構。
13.設置合理的圓角,還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藝,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銑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電加工。
14.多些了解模具入水對制品產(chǎn)生的影響。
15.支柱盡量不要單使用,應盡量連接至外壁或與加強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強支柱的強度及使膠料流動更順暢。
16.研究一些的模具結構,了解新的模具技術。
料筒溫度:注射模塑過程需要控制的溫度有料筒溫度,噴嘴溫度和模具溫度等。前兩種溫度主要影響塑料的塑化和流動,而后一種溫度主要是影響塑料的流動和冷卻。每一種塑料都具有不同的流動溫度,同一種塑料,由于來源或牌號不同,其流動溫度及分解溫度是有差別的,這是由于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不同所致,塑料在不同類型的注射機內(nèi)的塑化過程也是不同的,因而選擇料筒溫度也不相同。
注塑時間要遠遠低于冷卻時間,大約為冷卻時間的1/10~1/15,這個規(guī)律可以作為預測塑件全部成型時間的依據(jù)。在作模流分析時,只有當熔體完全是由螺桿旋轉推動注滿型腔的情況下,分析結果中的注塑時間才等于工藝條件中設定的注塑時間。如果在型腔充滿前發(fā)生螺桿的保壓切換,那么分析結果將大于工藝條件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