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特點:
1、排污能力強:特殊的葉輪防堵設計,確保了泵且無堵塞。
2、節(jié)能:采用水力模型,效率比一般自吸泵高3~5%。
3、自吸性能好:自吸高度比一般自吸泵高1米,且自吸時間更短。
產(chǎn)品用途:
ZW型自吸式無堵塞排污泵適用于化工、石油、制藥、采礦、造紙、纖維、漿料、紡織、食品、電廠及市政排污工程、公共設施排污、河塘養(yǎng)殖等行業(yè)。
工作原理
該泵均采用軸向回液的泵體結構。泵體由吸入室、儲液室、渦卷室、回液孔、氣液分離室等組成,泵正常起動后,葉輪將吸入室所存的液體及吸入管路中的空氣一起吸入,并在葉輪內得以完全混合,在離心力的作用,液體夾帶著氣體向渦卷室外緣流動,在葉輪的外緣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帶及高速旋轉液環(huán)。氣液混合體通過擴散管進入氣液分離室。此時,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較輕的氣體從混合氣液中被分離出來,氣體通過泵體吐口繼續(xù)上升排出。脫氣后的液體回到儲液室,并由回流孔再次進入葉輪,與葉輪內部從吸入管路中吸入的氣體再次混合,在高速旋轉的葉輪作用下,又流向葉輪外緣......。隨著這個過程周而復始的進行下去,吸入管路中的空氣不斷減少,直到吸盡氣體,完成自吸過程,泵便投入正常作業(yè)。
起動及操作
1、點動自吸泵,注意泵軸的轉向是否正確。
2、注意轉動時有無不正常的聲響和振動。
3、注意壓力表及真空表讀數(shù),起動后當壓力表及真空表的讀數(sh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波動而指示穩(wěn)定后,說明泵內已經(jīng)上液,進入正常輸液作業(yè)。
4、在泵進入正常輸液作業(yè)前即自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泵內水溫升高情況,如果這個過程過長,泵內水溫過高,則停泵檢查其原因。
5、如果泵內液體溫度過高而引起自吸困難,那么可以暫時停機,利用吐出管路中的液體倒流回泵內或向泵體上加儲液口處直接向泵內補充液體,使泵內液體降溫,然后起動即可。
6、泵在工作過程中如發(fā)生強烈振動和噪聲,有可能是泵發(fā)生汽蝕所致,汽蝕產(chǎn)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進口管流速過大,二是吸程過高。流速過大時可調節(jié)出口控制閥,升高壓力表讀數(shù),在進口管路有堵塞時則應及時排除;吸程太高時可適當降低泵的安裝高度。
7、泵在工作過程中因故停泵,需再起動時,出口控制閥應稍開(不要全閉),這樣既有利于自吸過程中氣體從吐出口排出,又能泵在較輕的負載下啟動。
8、注意檢查管路系統(tǒng)有無滲漏現(xiàn)象。
停泵
1、關閉吐出管路上的閘閥。
2、使泵停止轉動。
3、在寒冷季節(jié),應將泵體內的儲液和軸承體冷卻室內的水放空,以防凍裂機件。
自吸泵按作用原理分為以下幾類: 1.氣液混合式(包括內混式和外混式); 2.水環(huán)輪式; 3.射流式(包括液體射流和氣體射流)。氣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過程:由于自吸泵泵體的特殊結構,水泵停轉后,泵體內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啟動后由于葉輪旋轉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氣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氣水分離室,氣水分離室上部的氣體溢出,下部的水返回葉輪,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空氣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內的氣體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水環(huán)輪式自吸泵是將水環(huán)輪和水泵葉輪組合在一個殼體內,借助水環(huán)輪將氣體排出,實現(xiàn)自吸。當泵正常工作后,可通過閥截斷水環(huán)輪和水泵葉輪的通道,并且放掉水環(huán)輪內的液體。射流式自吸泵,由離心泵和射流泵(或噴射器)組合而成,依靠噴射裝置,在噴嘴處造成真空實現(xiàn)抽吸。
按泵的配套動力機類型分為電動機配套自吸泵和柴油機配套自吸泵。
按實現(xiàn)自吸功能的結構與工作特點可分為內滑式、外滑式、水環(huán)輪式和其他型式。傳動方式有直聯(lián)傳動(包括內軸)和皮帶傳動。進口直徑25~200毫米。
環(huán)境溫度≤45℃,介質溫度≤60℃。
1.介質PH值鑄鐵泵為6~9,不銹鋼自吸泵為1~14。
2.通過顆粒大直徑為自吸泵口徑的60%,纖維長度為口徑的5倍。
3.介質中雜質總重量不超過介質總重量的15%,介質比重不超過1240千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