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阻垢劑主要包括一些天然分散劑、膦酸、膦羧酸及膦磺酸和高分子聚合物等,而目前使用的大多數阻垢分散劑是高分子聚合物。它們能分散水中的難溶性無機鹽、阻止或干擾難溶無機鹽的沉積、結垢。
阻垢劑的作用機理
1、阻垢劑中的絡和增溶作用共聚物溶于水后發(fā)生電離生成帶負電性的分子鏈,它與Ca2+形成可溶于水的絡合物或螯合物,從而使無機鹽溶解度增加,起到阻垢作用。
2、晶格畸變作用是由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團在無機鹽晶核或微晶上,占據了一定位置,阻礙和破壞了無機鹽晶體的正常生長,減慢了晶體的增長速率,從而減少了鹽垢的形成。
3、靜電斥力作用是共聚物溶于水后吸附在無機鹽的微晶上,使微粒間斥力增加,阻礙它們的聚結,使它們處于良好的分散狀態(tài),從而防止或減少垢物的形成。
反滲透阻垢劑和循環(huán)水阻垢劑的區(qū)別
1、循環(huán)水的運行環(huán)境要求長效,耐菌,可以使用大量的聚合物分散劑,提供對懸浮物的分散作用來增加阻垢效果,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體積大,露天運行,對于藥劑的純度要求不高。
2、反滲透阻垢劑由于作用時間短,要求阻垢劑快速與結垢離子作用,所以要求快速;另外由于膜內部通道狹窄,如果采用聚合物分散劑會引起更大的問題;同時阻垢劑過程是在膜表面的濃縮過程,如果雜質含量高也會影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
3、阻垢劑的濃度高的優(yōu)點是可以降低運輸費用。
阻垢劑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進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讓產 物大量進入下水道。隔離泄漏污染區(qū)域,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安全帽,防塵口罩,防護眼鏡,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耐腐蝕工作鞋,耐腐蝕手套等。粉體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液體用耐腐蝕容器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冷、熱水系統(tǒng)中,換熱器、輸送管道、泵閥等設備的結垢現象十分普遍,水垢會縮短設備使用壽命、加快金屬腐蝕導致維護費用增加,對設備的安全運行構成威脅,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
水垢的形成
水垢是具有反常溶解度的難溶或微溶鹽,易在器壁尤其是金屬表面處析出沉積。其形成過程為:微細結晶在過飽和溶液中處于溶解-結晶的亞穩(wěn)定狀態(tài),結晶在器壁聚集黏附并有序長大,結成水垢。水垢是否形成主要取決于鹽類是否過飽和及其結晶的生長過程,與成垢離子、水質情況、器壁形態(tài)等密切相關。系統(tǒng)中的成垢離子越飽和、水的硬度越高,結垢傾向越嚴重;粗糙的金屬表面和雜質對結晶過程也有催化作用,會促進水垢析出。
大部分水垢外觀呈白色或灰白色,質硬且致密,以碳酸鹽、硫酸鹽、磷酸鈣鹽和硅酸鹽的鈣鎂鹽為主,其中典型的是碳酸鈣垢,此外工業(yè)鍋爐中還可能產生鐵垢和銅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