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學(xué)名:Ulmus pumila L.):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稱,為榆科落葉喬木,幼樹樹皮平滑,灰褐色或淺灰色,大樹之皮暗灰色
落葉喬木,高達(dá)25米,胸徑1米,在干瘠之地長成灌木狀;幼樹樹皮平滑,灰褐色或淺灰色,大樹之皮暗灰色,不規(guī)則深縱裂,粗糙
冬芽近球形或卵圓形,芽鱗背面無毛,內(nèi)層芽鱗的邊緣具白色長柔毛。葉橢圓狀卵形、長卵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8厘米
上端不接近或接近缺口,成熟前后其色與果翅相同,初淡綠色,后白黃色,宿存花被無毛,4淺裂,裂片邊緣有毛,果梗較花被為短,長1-2毫米,被(或稀無)短柔毛?;ü?-6月(東北較晚)。
生長快,壽命長。能耐干冷氣候及中度鹽堿,但不耐水濕(能耐雨季水澇)。具抗污染性,葉面滯塵能力強(qiáng)...
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沖積土及黃土高原生長良好??勺魑鞅被哪⑷A北及淮北平原、丘陵及東北荒山、砂地及濱海鹽堿地的造林或“四旁”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