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涂料界比較的《涂料工藝》一書是這樣定義的:“涂料是一種材料,這種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藝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強度、連續(xù)的固態(tài)薄膜。這樣形成的膜通稱涂膜,又稱漆膜或涂層。”
作用主要有四點:保護,裝飾,掩飾產品的缺陷和其他特殊作用,提升產品的價值。
新中國成立60年來,伴隨著國民經濟各行業(yè)的發(fā)展,作為其配套的涂料工業(yè)從一個極不引人注目的小行業(yè)逐步發(fā)展成為國民經濟各領域的重要行業(yè)。經過幾代人的頑強拼搏、開拓進取,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產國和消費國,進入到世界涂料行業(yè)發(fā)展的主流。
涂料的使用壽命根據(jù)不同的產品而定的,液態(tài)理石質感產品采用改性有機硅樹脂乳液為基料,運用特殊包覆技術,將各色色漆包覆成膠狀水性彩色顆粒,均勻穩(wěn)定地懸浮在特定的水性分散體中,各種著色粒子色相保持不變,著色顏料不會在水中析出。那么這種外墻涂料的使用壽命大概為15年。
70-80 年代作為當代水性涂料的代表——乳膠漆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推廣應用卻進入了低谷。乳膠漆要和風行全國的內墻涂料進行價格競爭,其結果是身敗名裂,甚至被相當部分的建筑商和裝飾業(yè)所否定,同時風行一時的瓷磚又把外墻乳膠漆的市場奪去了大半。90年代至今,不光乳膠漆的質量性能大大提高,在價格上也慢慢被人們接受。特別是以荷蘭、日本為首的多國大型涂料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真正揭開了現(xiàn)代水性涂料的新篇章。
全球保溫材料正朝著保溫、節(jié)能薄層、外保護一體化方向發(fā)展。建筑保溫主要從建筑內、外圍護結構上采取措施,減少建筑物室內熱量向室外散發(fā)的措施,對創(chuàng)造適宜的室內熱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能源有重要作用。某反射隔熱保溫涂料能在建筑墻體表面形成由封閉微珠連接在一起的三維網絡空心結構,這樣的納米空心陶瓷微珠和微珠之間形成了一個個疊夾的靜態(tài)空氣組,也就是一個個隔熱保溫單元,涂層導熱系數(shù)0.04W/m.K,可以有效阻止熱量傳導,涂層的絕熱等級達到R-30.1,熱反射率為90%以上,隔熱保溫抑制效率可達90%左右,可以保持房間內70%以上的熱量不流失。將其刷在建筑墻體上,能有效防寒防冷,冷氣屏蔽率高,涂刷3毫米以上,隔熱保溫率達到90%,冬天可以提高室內溫度5℃以上。
回收的廢油漆分類,不能混雜,將廢油漆放入長方形水槽,加入雙倍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特殊溶劑,浸泡一兩天,如果廢油漆中氣浮凝聚劑添加后得到,浸泡時候需要加入一定助劑,然后脫水處理,加入適合的溶劑,進行研磨攪拌,告訴分離,取出機械雜質,過濾,加入穩(wěn)定劑、流平劑。后新生油漆,可以烘干也可以成自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