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萬科有這兩個條款就沒有萬科之爭了,書+課程一共也才100多元,不是100多萬哦,如果這也覺得貴的話,那肯定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
雖然鑫友制定了如此規(guī)則,但如何銷售人員不為了個人業(yè)績而過度營銷呢?
做人力資源的朋友應該知道,有句話說:你考核什么員工就做什么。
鑫友并不是空喊口號,而是通過機制設計去引導員工的行為。
鑫友對銷售人員的考核中,銷售額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業(yè)績指標與公司的長期利益有關,比如是否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是否收集到有價值的市場信息,是否為新產品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等。
如果不是這樣的機制,而是由某個領導來切餅,A和B都可能會覺得對自己不公平的。
所以要用機制解決問題,不是用人或手動解決問題。
鑫友的制度設計也有很多機制方面的考量。
比如一位員工在工具箱上放重物,工具箱被壓出凹坑了,他使勁撬動想修復,后卻導致3000多元的工具箱報廢了。
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處理?是不是應該讓員工賠償?
主管覺得應該讓員工賠償,但員工覺得自己很委屈,自己的本意是為了修復工具箱,沒想到卻弄壞了,自己不是故意的。
人事部說找不到員工故意毀壞的證據(jù),所以員工不用賠。
但是,如此縱容員工會不會讓他們習以為常?以后員工損壞公司財物會不會覺得理所當然,毫不在意?
鑫友的做法是:員工因正常工作給公司造成損失,如果員工不是故意的則不需要賠償。
但是,員工需要寫明發(fā)生事故的原因,并在一個星期內定制出未來如何避免和防止類似事件發(fā)生的規(guī)則或制度。
鑫友的做法是很高明的,讓員工少賠3000元的代價,收獲的是以后再不會發(fā)生類似事件,用寬容換取無盡的回報,這樣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鑫友公司是一家全自動包裝設備及生產線供應商。根據(jù)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種包裝解決方案??蛻舭ㄒ晾?、蒙牛、安利、雀巢、保潔等國內外眾多企業(yè)。在包裝機技術和流水線配置領域,鑫友可以說是走在前列的,但在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下,鑫友公司作為典型的傳統(tǒng)制造業(yè),仍然意識到用戶體驗對產品價值的重要作用,與伊颯爾建立合作關系,為其新的包裝機生產線的系統(tǒng)界面進行全面的用戶體驗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