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是焚香之器,也叫做香爐、香罏,或薰爐。香爐是三具足之一;所謂三具足,是在佛桌上有必要常常安頓的香爐、花瓶、燭臺等三種供具。香爐也是大乘比丘們,有必要常常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
香爐不僅在寺廟里面存放,在家里面也是一種非常普通的供奉的工具,在古代就擺放香爐插上香,人們就可以靜下心來讀書,所以香爐他也是可以作為—種拜天拜地的,在一些祭拜儀式中,香爐就非常重要,她也派上用場,其實香爐就是從佛教傳入中國的,中國的香爐在佛教的一些就非常常見。
在香爐中,石雕香爐的結(jié)構(gòu)主要是由香爐腳、爐身和爐頂?shù)膸讉€部分組成,如果是沒有帶蓋的石雕爐,那就不需要有爐頂這部分。爐腳的話,有分三足和四足的造型,這個就是要根據(jù)香爐的不同形狀而確定的。
香爐在中國歷史悠久,主要用于宗教、民俗和祭祀活動中。其用途多樣,可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穢,還可以作為陳設(shè)品用于敬神供佛。香爐的材質(zhì)多樣,包括銅、陶瓷、金銀、竹木器、琺瑯及玉石等。
香爐使用的質(zhì)料主要包括銅、陶瓷、金銀、竹木器、琺瑯及玉石等。其用途亦有多種,或熏衣﹑或陳設(shè)﹑或敬神供佛。形狀上常見為方形或圓形,方形的香爐一般有四足;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后放置。
香爐起源于何時,尚未有定論,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古以蕭艾達神明而不焚香,故無香爐。今所謂香爐,皆以古人宗廟祭器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