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在水產動物中應用,其用途為
①抗病原微生物,黃芩有廣譜抗菌作用,對嗜水氣單胞菌、熒光假單胞菌、柱狀嗜纖維菌、水型點狀假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遲緩愛德華氏菌、殺魚巴斯德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同時均有抗真菌、抗病毒和抗原蟲作用;
②抗毒素,黃連對多種細菌毒素有明顯拮抗作用;
③、;
④鎮(zhèn)痛;
⑤護肝利膽、;
⑥解熱;
⑦鎮(zhèn)靜、抗應激,黃芩煎劑可抑制動物自發(fā)活動,抑制陽性條件發(fā)射,使發(fā)射時間延長,強化次數增加,改善陰性條件發(fā)射,呈現顯著的鎮(zhèn)靜作用;
⑧增強,黃連能提高動物巨噬細胞的吞噬率及吞噬率指數,促進抗體生成,增強血清溶菌酶含量及梢血T淋巴細胞百分率,黃芩對機體非特異性和紅細胞系統(tǒng)的功能有較好的增強作用。
黃芩又名山茶根、黃金茶、元芩、經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含黃芩素、黃芩甙、漢黃芩素、黃芩新素等5種黃酮成分。此外,尚含β-谷甾醇、苯甲酸、黃芩酶等。
黃芩功效:具廣譜抗菌作用,對多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對真菌、原蟲、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同時還能降低應激反應。主要用于防治爛腮、癤瘡、打印病、出血性敗血癥、腸炎病、尾柄病等。常與大黃、黃柏配用。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有效成分為黃芩素、黃芩甙、漢黃芩素、黃芩新素等5種黃酮成分。此外,尚含有β—谷甾醇、苯甲酸、黃芩酶等。有、抗病毒、鎮(zhèn)靜、、保膽、保肝、、消炎及使血糖上升等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爛鰓病、癤瘡、打印病、出血性敗血病、腸炎、尾柄病等。
黃柏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又名檗木、檗皮、元柏,落葉喬木。含小柏堿、黃柏堿、木蘭堿以及黃柏內脂和黃柏酮等,以樹皮入藥,有、、消腫、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魚出血病。
大黃又名錦紋、黃良,別名將軍、生軍、馬蹄黃,隸屬蓼科植物,產于四川、湖北、陜西、云南等省,生于大山草坡上與土壤肥厚、陽光充足的地方??咕饔脧?,抗菌譜廣,以根及根狀莖人藥,采集時間為秋末冬初葉枯萎時,或次春發(fā)芽前挖取地下部分,除去粗皮,切成瓣狀或段狀,干燥而成。其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及蘆薈大黃素的抗菌作用好,有收斂、瀉下、清熱、、破積、去淤、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及抗腫瘤作用。每kg大黃加20kg0.3%氨水浸泡12小時,使蒽醌衍生物游離出來,可提高藥效,它不能與生石灰合用,否則會降低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