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漏水補漏
(1)直接堵塞法,適用于水壓較小的裂縫慢滲、快滲等。先把裂縫鑿成八字形溝槽并清洗干凈,把水泥膠漿捻成條形,等膠漿快要凝固時,迅速壓進溝槽中,并擠壓密實,待膠漿與溝壁緊密結(jié)合并凝固后即可。若裂縫過長可分段堵塞。
(2)下線堵塞法,適用于水壓較大的慢滲或快滲的裂縫漏水處理。先把裂縫鑿成八字形溝槽并清洗干凈,在溝槽底部沿縫隙放置一根小繩,長度約20~30cm,將膠漿于開始凝固時和繩子填塞于溝槽中,并迅速向兩側(cè)擠壓密實。填塞后迅速把小繩抽出,讓水沿繩孔流出,后再對繩孔作孔洞補漏法或下釘法堵塞即可。
(3)蜂窩麻面漏水處理,適用于蜂窩孔洞及水壓較小的漏水處理,先把漏水處清洗干凈,在砼表均勻涂抹厚2cm左右的膠漿一層(水泥:促凝劑=1:1),隨即在膠漿上薄薄地撒一層干水泥粉,干水泥上出現(xiàn)濕點即為漏水點,立即用拇指壓信漏水點到膠漿凝固,按此辦法堵塞完成其他各漏水點即可。
改變傳統(tǒng)的批擋及粘貼材料
現(xiàn)常用水泥砂漿粘貼面磚,或在砂漿中摻107膠。隨著高層建筑出現(xiàn),107膠不能根本解決面磚粘貼的安全性、防滲性。在施工中建議采用新的粘貼材料,可大大提高粘貼效果。傳統(tǒng)的批擋層多采用1:3水泥砂漿,容易產(chǎn)生裂縫,并與基層粘貼不牢;建議采用水泥:砂:JS改性劑即水泥100(100-200):(20-25):(30-60)的比例配制括糙砂漿、勾縫砂漿、底層灰或粘貼砂漿,以提高施工質(zhì)量。
環(huán)氧樹脂灌漿修理法
適用于面磚與括糙層已脫落,但表面完好的墻面。先用小錘輕輕敲擊面磚,確定起殼修補范圍,然后確定鉆孔位置(一般16~18孔/m2),注入孔均布于勾縫上,孔徑8~10mm,孔深鉆進基層1cm左右。用氣泵清除孔中粉塵,待孔眼干燥后,用環(huán)氧樹脂凝固后用1:1水泥砂漿封閉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