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錢幣收藏就不會太盲從,比如北宋錢數(shù)量非常龐大,但不同比值,不同文字的錢幣有時價格懸殊。如宋代“皇宋通寶”,一般銅錢價格僅1元左右,而折二篆書銅錢如今的市價卻在2萬元左右。由于目前古錢幣市場價很高,我們今天在古玩市場上所見的許多古錢大多為偽品,集幣愛好者當引起重視,可請一些或同好者當參謀。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尤其是購買錢幣時,多幾個同好做參謀,幫助掌眼,可擴大眼界,開闊思路,避免上當受騙。
清代時期的小銅錢,常見的有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等。對于收藏者來說,這些小銅錢的價值并不完全相同,部分小銅錢值錢的原因有:存世量。如果一種小銅錢的存世量很少,那么它的價值就會相對較高。品相。小銅錢的品相也是影響其價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枚小銅錢保存完好,銹蝕程度低,輪廓清晰,那么它的價值就會比品相差的小銅錢要高。版本。不同版本的小銅錢其價值也會不同。例如,有一些特殊版本的小銅錢,如反葉版、正葉版等,這些版本的收藏價值會比普通版本的小銅錢要高很多。具體來說,普通版本的小銅錢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部分特殊版本的小銅錢價格會更高。康熙通寶的價值因版本、存世量、品相等因素而異。普通康熙通寶存世量較大,有北京中央寶泉寶源局和各個省局鑄造的,每個省局背文不同,后人為了收集方便,編了“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陜云漳”的歌謠來記憶。一般來說,在品相、錢幣本身沒有缺陷的情況下,京局和普通背字的單價在20到100元不等,如背東、背浙等。但也有一些特別的版本,如羅漢錢,價格會比較高。
順治通寶:順治通寶是清政權(quán)在1644年北京定都后正式使用的一種鑄幣。康熙通寶:康熙年間全國不同鑄錢局鑄造的銅錢,一般直徑在2.8厘米左右,每文重量約5.3克。雍正通寶:雍正通寶是清朝雍正時期(1722—1735)鑄造的貨幣,由戶部和工部鑄造,重量為3.4—4.5克。乾隆通寶:乾隆通寶是乾隆時期(1735—1796)鑄制的一種貨幣,重量在2.2—3.2克之間。嘉慶通寶:嘉慶通寶是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鑄制的一種貨幣,直徑一般為2.5厘米,重量為3.5克。以上只是清代通寶錢幣的基本情況,具體的價格要根據(jù)錢幣的品相、年代、鑄造工藝等因素來確定。
順治通寶光背錢市價100左右,光背錢版別比較多,一般有常川順等,川順,斜川順,單點通,雙點通,爾寶,缶寶,連水治,異書等版別,其中連水治版市價較高,約在1000以上。山西大同扼晉、冀、內(nèi)蒙古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改大同路為大同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為承宣布政使司,此后管轄域不斷擴大,管轄范圍東至北京的居庸關(guān),西起黃河轉(zhuǎn)彎處的偏關(guān),東西延綿千余公里,南北亦有數(shù)百公里。其范圍之大,為明代的九邊。到了崇禎朝末年,陜西延川人姜瓖時任鎮(zhèn)朔將軍印大同總兵官,此時大同地區(qū)所使用的流通貨幣是北直隸京版標準錢,直徑26.7毫米,5.2克。該錢端莊周正,是崇禎通寶中較為規(guī)制的一種。
明末爆發(fā)了以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為的農(nóng)民起義,進而席卷中原地區(qū),成燎原之勢。起義軍與明朝在反復(fù)較量中,也波及到姜瓖所鎮(zhèn)守的大同。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闖王李自成親率主力進破汾州(今山西汾陽),分向潞安(今山西長治)、河曲、靜樂,遂長驅(qū)太原陷之,然后北向大同。大同總兵官姜瓖見情勢不妙,秘密派人送上降表,有意歸屬大順起義軍。據(jù)《甲申傳信錄》載:“闖軍遂入城,定之。綁姜瓖至,定其叛國之罪,欲斬之,奉闖將張?zhí)炝談襻專绰?。”三月六日,李自成離開大同時留下張?zhí)炝?、柯天相、張黑臉掌控大同,而姜瓖雖然仍被封為總兵,但已無實權(quán)。此時大同地區(qū)流通的是起義軍大順政權(quán)的鑄幣“永昌通寶”西安版,直徑24.5毫米,重4.11克。李自成北京,明思宗朱由檢自縊煤山,明王朝覆滅。進入京城的李自成為瓦解明軍殘余勢力,多次遣使招降明山海關(guān)總兵吳三桂,吳三桂起初有意歸順,率軍離山海關(guān)進京,行至半路時得知其父吳襄在京遭農(nóng)民軍拷掠,于是打著為崇禎帝復(fù)仇旗號,拒降李自成,還師山海關(guān)。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與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zhàn)役”,吳軍漸漸不支,迫于時局,吳三桂乃降于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lián)手擊潰大順軍。李自成率殘兵逃回京城。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隨即將吳三桂一家老小全部抄斬。次日,李自成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率軍退出北京城。本來就不被大順政權(quán)重用的姜瓖有了自己的想法。崇禎十七年四月清將吳惟華率兵進攻大同,六月初六,姜瓖率親信撲向帥府將大順起義軍守將柯天相、張?zhí)炝盏葰⑺篮?,投降清英親王阿濟格,仍舊被委以總兵職務(wù),并協(xié)助清軍鎮(zhèn)壓陜北大順軍高一功部。
從目前的出土和錢幣研究上看,順治通寶背右“同”錢,字體書法、形制大小均與崇禎通寶北直隸京版小平錢別無二致,其中有一種版式,“順治”兩字碩大,與“通寶”二字相比有失比例,此版應(yīng)為大同局的早期鑄錢,泉友稱之為“巨字同”版,直徑25.8毫米,重3.45克。它以崇禎北直隸京版光背錢為藍本,將其祖模的“崇禎”二字改為“順治”后翻鑄造而成,故其文字比例失調(diào),而到了中后期面文比例又逐步協(xié)調(diào)改善。順治背右“同”錢的版別變化是改祖模鑄造方式的一個典型案例。從目前面世的實物來看,又分為巨字同、標準版,開口同、闊頁順、臨版右同等諸多版別。其中“臨版開口同”,直徑26毫米,重3.65克。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3年大同地區(qū)集中出土了大量的順治通寶錢,不僅有典型的背右“同”錢,而且還出土了一些與之面文一致的背左“延”錢和背右“戶”錢,直徑24.6毫米,重3.42克。按照有關(guān)清史檔案及錢幣學(xué)理論所說,背“延”字錢應(yīng)代表的是順治三年開爐鑄造的延綏局制錢,背“戶”錢則是戶部寶泉局早在順治元年就在北京開鑄的錢幣。這兩局的鑄錢面文與右“同”版面文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一般來說,官造的錢幣價格漲得比較快?!盎ㄥX還是有一定投資價值的,現(xiàn)在我只要看到還不錯的就統(tǒng)統(tǒng)買下來。好貨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好找了。”藏家楊先生分析稱,花錢作為錢幣中一個特殊的品種,近年來逐漸受到關(guān)注。但該門類的收藏還處于起步階段,收藏者要多參考歷史知識,先充實自己再出手。在他看來,判斷花錢的價值,重要的標準是其內(nèi)涵,其次才是年份?!叭绶从彻糯鷼v史典故的、有較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能對其進行解讀的錢幣價值自然高。另外一些內(nèi)涵豐富、題材受熱捧的花錢可能歷代都有鑄造,證明其題材沒有時代局限性、經(jīng)久不衰,也有相當?shù)氖詹貎r值,如‘達摩一葦渡江’、‘拷紅’等?!惫佩X幣板塊的熱門品類要數(shù)先秦和清代的制品。先秦的錢幣因為距今久遠,鑄造、文字、風(fēng)格等有特殊性,對收藏者極有吸引力。而清代離現(xiàn)代生活很近,而且清錢幣的形制比較大,收藏者容易接受,所以大多數(shù)收藏者對清錢都容易產(chǎn)生好感。缺乏經(jīng)驗的新玩家很容易主觀地認為各種古董、收藏品都是越老越值錢,其實市場表現(xiàn)并不是這樣。有古董商告訴記者,例如漢代的“五銖”、唐代的“開元通寶”及北宋的“宣和通寶”等都堪稱,稍微懂行的人看都不看這些,而像三孔布幣、“壯泉四十”及不少清代的錢幣少說也是萬元起步。而“北宋圣宋元寶篆書小平”和“南宋圣宋元寶長宋篆書”這樣的中間檔次估價均在1000~1500元之間?!按媸懒康拇笮∈菦Q定古錢幣價值的重要因素,像宋朝發(fā)行的錢幣數(shù)量太大,如今的存世量也非常大,絕大部分都不太值錢,跟它類似的還有戰(zhàn)國期間的‘明刀’等。而有些王朝剛試鑄了一些樣幣即倒臺了,這類錢幣就很珍貴。”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朝代的變更,古代錢幣也隨之悄然的流失,逐漸的減少,并且古代錢幣有著的特性。因此,人們逐漸意識到錢幣收藏的意義和價值,古錢幣的收藏,創(chuàng)造出來了神話般的奇跡,因而具有扭轉(zhuǎn)乾坤的能量。正是凝聚了這樣的帝王霸氣和中華神氣,才引得世人追捧。古幣雖然早已不再作為錢幣在市面通使用,但卻有著非凡的收藏價值,從而給收藏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財富。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zhì)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銅錢具有的化解煞氣的作用。加上銅錢外圓內(nèi)方,外圓代表天,內(nèi)方代表地,中間的皇帝年號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備。在硬幣的統(tǒng)治中斷一般是沒有問題的,但在一些非年號錢生錢的會,你根據(jù)相對復(fù)雜的紋理特征和形狀特征來確定年齡。古幣雖然早已不再作為錢幣在市面通使用,但卻有著非凡的收藏價值,從而給收藏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財富。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zhì)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銅錢具有的化解煞氣的作用。加上銅錢外圓內(nèi)方,外圓代表天,內(nèi)方代表地,中間的皇帝年號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備,由于在過去的硬幣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所以在各種歷史時期都是偽造錢幣出現(xiàn),如何辨別真?zhèn)蔚碾y度更大。確定形狀的硬幣的真?zhèn)?,紋理和光澤、文本和生產(chǎn)工藝等方面來識別。
在錢幣收藏界,人民幣收藏是一個有著眾多收藏愛好者的領(lǐng)域,其中升值較為穩(wěn)定的就是五元面值的紙幣。我國一共發(fā)行了五套人民幣,曾經(jīng)發(fā)行的幾種版別的五元人民幣如今收藏價值驚人,有的甚至上漲千倍。套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印制發(fā)行的法定貨幣,作為人民幣的龍頭,該套人民幣中名幣濟濟,不少都被譽為藏界的。其中五元紙幣先后發(fā)行了帆船、牧羊、牛車、經(jīng)紗四種版本,貴的五元牛車紙幣市價在一萬到三萬之間。但是由于發(fā)行至今時間較長、紙張質(zhì)量較差等原因,套人民幣很少見到,收藏也就并非易事。帆船五元發(fā)行于1949年初,當時經(jīng)濟百廢待興,交通運輸更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guān)鍵,帆船則是水上貿(mào)易及運載的重要工具,一直延續(xù)到 70 年代才逐漸被機動船取代,因此這版紙幣對于我國交通歷史的記載顯得意義深遠。在收藏市場,帆船版五元價格在2500元左右。在套五元人民幣中牧羊、經(jīng)紗的價值雖不及牛車版的,比帆船也差上一點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收藏價值也會慢慢增長,畢竟作為我國發(fā)行的套人民幣,無論從收藏的稀有性上還是經(jīng)濟文化歷史的研究上都有著不小的價值。
第二套人民幣發(fā)行時期我國人民幣的印制水平并不高,所以不得不求助于蘇聯(lián)代為印制,這版53年紅五元就是其中的一版紙幣。后來由于兩國關(guān)系交惡,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了《關(guān)于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限期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因此市場上留存的該版紙幣數(shù)量驟減。同時由于這段特殊的歷史事件,也使這版紙幣背后的歷史價值非同一般,目前在收藏市場上紅五元的市場價格大概是兩萬元人民幣左右。
如今很多人以為的錯幣,事實上只是印刷瑕疵,根本算不上是錯幣。而且在目前的拍賣會上,錯幣的拍賣由于報價太高基本沒人接手,可見錯幣更多地還是存在有價無市的炒作環(huán)境當中,很多人相信錯版幣值錢,錯版幣在如今人們的觀念當中具有值的原因,無非是印鈔廠對于鈔票的控制十分嚴格,而且錯幣的出廠檢測越來越,使得錯幣能夠正常進入流通市場微乎其微。而收藏領(lǐng)域的“物以稀為貴”使得這些錯幣具有與眾不同的收藏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