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yè)上,人們是在高爐中把鐵礦同焦炭、石灰石等混合在一起,在高溫下煉制鐵 。焦炭是作為燃料與還原劑,石灰石則用來除去鐵礦中的雜質(zhì),如氧化硅、硫、磷等。從高爐中煉出來的是生鐵。生鐵還需放入轉(zhuǎn)爐或平爐、電爐中,除去部分碳,煉制成鋼。
鐵有一個(gè)很大的缺點(diǎn),就是容易被銹蝕。純鐵雖是銀白色的,但是日常所見的鐵,表面總是布滿褐色的鐵銹。不過,鐵在干燥的空氣里,放幾年也不會(huì)生銹;把鐵放在煮沸的、干凈的水里,也很久不會(huì)生銹。只有在潮濕的空氣或溶有空氣(使鐵生銹主要是空氣中的氧氣)的水中,才易使鐵生銹。鐵銹,是鋼鐵的心腹大患。據(jù)統(tǒng)計(jì),在1890-1923年這33年之中,全世界生產(chǎn)的鋼鐵有40%因生銹而損失掉了!為了防銹,人們常在鋼鐵制品表面涂上油漆、陶瓷或鍍上防銹金屬
在一般土壤中,含有不少鐵的化合物。如紅土壤中,便含有很多氧化鐵。也有的土壤缺乏鐵,就得施加“鐵肥”——硫酸亞鐵了以適當(dāng)?shù)臐舛群托问酱嬖谟诃h(huán)境(介質(zhì))中時(shí),可以防止或減緩材料腐蝕的化學(xué)物質(zhì)或復(fù)合物,因此緩蝕劑也可以稱為腐蝕抑制劑。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顯著。這種保護(hù)金屬的方法稱緩蝕劑保護(hù)。緩蝕劑用于中性介質(zhì)(鍋爐用水、循環(huán)冷卻水)、酸性介質(zhì)(除鍋垢的鹽酸,電鍍前鍍件除銹用的酸浸溶液)和氣體介質(zhì)(氣相緩蝕劑)
屬于金屬的物質(zhì)有金、銀、銅、鐵、錳、鋅等。在一大氣壓及25攝氏度的常溫下,除汞(液態(tài))外,其他金屬都是固體。大部分的屬是銀白(灰)色,只有少數(shù)不是,如金為黃赤色,銅為紫紅色。金屬大多帶"钅"旁
民用廢鋼鐵在整個(gè)廢鋼鐵市場(chǎng)中占有相當(dāng)大的比重。但是,質(zhì)量參差不齊,絕大部分是輕薄料和小型料,易氧化生銹,鋼水回收率較低。例如,家電的外皮、鋼鐵制桌椅家具、辦公家具、灶具、廚具、上下水管道、鋼制門窗、腳踏工具、健身器材、飲料容器。要較好地回收使用民用廢鋼鐵就對(duì)民用廢鋼鐵進(jìn)行加工。例如,使用打包機(jī)、剪切機(jī)、破碎機(jī),以增加堆密度。另外,盡快使用以減少氧化,變不利為有利。民用廢鋼要注意各種含有鋅、錫的廢鋼,如易拉罐、罐頭盒、各種筒體。
好多人迷惑說廢鐵回收之后怎么做處理,是不是簡單的就放在高爐里面重新提煉成鐵水就可以了,其實(shí)廢鐵的處理方面沒有那么簡單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廢鐵從廢料中挑選出來,然后我們?cè)僮銮逑春皖A(yù)熱,這樣我們才能把處理好的廢鐵放進(jìn)高爐里面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