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可可粉是從天然咖啡(可可)豆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棕褐色粉末,味甜,香味濃郁,含有蛋白質(zhì)、多種氨基酸、量脂肪、銅、鐵、錳、鋅、磷、鉀、維生素A、維D、維E、維B1、維B2、維B6及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功能的生物堿。
配料:3根大香蕉、6茶匙橙汁、1茶匙可可粉、2茶匙淀粉、3茶匙牛奶、40克黑巧克力、15克黃油、175克糖漿(做法如下)、100克普通面粉、1茶匙可可粉、1個雞蛋、1茶匙植物油、300毫升牛奶、油,用于煎餅。
把可可粉和淀粉放在碗里混合,然后攪拌倒入牛奶。把黑巧克力切成小塊,放入加了黃油和糖漿的煎鍋里,用文火加熱、攪拌,直至完全混合,在放入可可粉混合物,用文火煮沸,攪拌,燉1分鐘。再把鍋從火上移開,巧克力沙司即做好。
增味劑主要分為有機酸類、核苷酸類和天然產(chǎn)物提取物等三類。有機酸類有谷氨酸鈉(味精)、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L-丙氨酸、琥珀酸二鈉,增加和賦予食品鮮味;核苷酸類有5’—鳥苷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等,增加和賦予食品鮮味,而且與氨基酸類鮮味物質(zhì)同時使用,呈現(xiàn)倍增效果
這類鮮味劑中主要的是L一谷氨酸鈉(MSG),俗稱味精。氨基酸類鮮味劑除谷氨酸鈉以外,還有L一丙氨酸、甘氨酸、天門冬氨酸及蛋氨酸等;天然L一口蘑氨酸及L一鵝膏覃氨酸的鮮度比谷氨酸鈉的鮮度大5-10倍。各種氨基酸有其特的風(fēng)味,如DL一丙氨酸增強腌制品風(fēng)味,甘氨酸有蝦及墨魚味,蛋氨酸有海膽味。
具有鮮味的核苷酸類有肌苷酸(IMP)、鳥苷酸(GMP)、胞苷酸(OMP)、尿苷酸(UMP)、黃苷酸(XMP)。 5’-肌苷酸在水溶液中只要有0.012%-0.025%的量存在就有呈味作用。5’-肌苷酸鈉及5’一鳥苷酸鈉在可pH3以下長時間加熱會分解而失去作用,但在pH4~6時非常穩(wěn)定。這兩種核苷酸對磷酸分解酶非常敏感,因為磷酸分解酶可將磷酸脫去而失去呈味作用。在市場上的5’一呈味核苷酸(I+G)是5’-肌苷酸鈉與5’一鳥苷酸鈉各50%的混合物,而且它們與谷氨酸鈉混合使用時則相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