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類似于金屬-有機框架的多孔固體材料為氫的吸收儲存開辟了新的發(fā)展方向。有學者在溫和條件下將活性炭引入到金屬-有機框架材料中,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積的活性炭-金屬-有機框架混合材料,在77K、10 MPa條件下,對氫的吸附量從8.2%提高到了13.5%。控制超級活性炭制備工藝,得到適宜儲氫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大小及分布,進而進行表面修飾,在室溫及中等壓強下,提高儲氫量是超級活性炭儲氫研究及應用的關鍵。
濕式氧化再生法
濕式氧化再生法是指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用氧氣或空氣作為氧化劑,將處于液相狀態(tài)下吸附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質(zhì)的一種處理方法濕式氧化再生法操作比較簡單、對吸附能力的影響小,炭損失率較低,通常適合處理毒性高,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 [10]
以上均為傳統(tǒng)再生方法,通常,傳統(tǒng)的活性炭再生方法還有以下共同的不足:①活性炭損失較大;②再生后吸附能力會有明顯下降;③再生時產(chǎn)生的尾氣會造成二次污染。 [10] 隨著科技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些新興再生方法
電化學再生法
電化學再生法是一種的新型活性炭再生方法,近幾年研究非?;钴S。在兩電極之間,填充吸附飽和后的活性炭,同時加入一定的電解液,通入直流電場,活性炭在電場作用下極化,一端呈陽極,另一端呈陰極,形成微電解槽,分別發(fā)生還原反應和氧化反應,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大部分污染物發(fā)生分解,小部分發(fā)生脫附。該方法操作簡單、、能耗低,處理對象相對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