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初始為固體形態(tài)(鎂錠),需要配合加料機,使用熔爐來融化鎂錠;如果使用電熔爐的話,用電成本相對較高,有些地區(qū)用天然氣成本會低一些;除此之外還需要控制柜對熔爐進行控制。熔爐需要氬氣和氮氣,同時在表面還需要使用四氟乙烷或六氟化硫等保護氣體。需要注意的是六氟化硫由于含有硫元素,對環(huán)境會有污染。
壓鑄鎂合金材料的優(yōu)點在于其輕質、高強度、耐腐蝕等特性,使其在航空、汽車、電子、醫(yī)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在航空領域,壓鑄鎂合金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飛機發(fā)動機零件、機身結構等;在汽車領域,可以用于制造車身、發(fā)動機零件等;在電子領域,可以用于制造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外殼;在醫(yī)療領域,可以用于制造人工關節(jié)等醫(yī)療器械。
鎂合金壓鑄方式
鎂合金可用冷室或熱室壓鑄機壓鑄。目前對熱室壓鑄機的改進主要包括:采用儲能器增壓,壓射柱塞的壓射速度可達6M/S;感應加熱鵝頸管和噴嘴,使之保持適宜溫度;采用雙爐熔化保溫,并采用絕熱裝置和再循環(huán)管道,保持熔池溫度。當用普通冷室壓鑄機壓鑄鎂合金時,對壓鑄機的壓射系統(tǒng)和自動給料系統(tǒng)進行必要的改造,使之適用于鎂合金壓鑄的要求。改造的內容包括:
(1)將壓射系統(tǒng)的快壓射速度由壓鑄鋁合金時的4~5M/S提高到6~10M/S;
(2)縮短增壓過程的建壓時間;
(3)提高壓射力;
(4)采用電磁自動定量給料裝置,防止鎂合金在澆注過程中氧化;
(5)如采用真空壓鑄等特種壓鑄工藝時,配置必要的配套設備。
與其他壓鑄合金一樣,傳統(tǒng)的壓鑄技術使鎂合金液以高速的紊流和彌散狀態(tài)充填壓鑄型腔,氣體在高壓下或者溶解在壓鑄合金內,或者形成許多彌散分布在壓鑄件內的高壓微氣孔。因此用傳統(tǒng)壓鑄方法生產的鎂合金壓鑄件不能進行熱處理強化,也不能在較高溫度下使用。為了消除這種缺陷,提高壓鑄件的內在質量,擴大壓鑄件的應用范圍,近20年來研究開發(fā)了一些新的壓鑄方法,其中包括充氧壓鑄,半固態(tài)金屬流變或觸變壓鑄和擠壓鑄造,以及幾經起伏的真空壓鑄等。
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