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負極片的組成與回收價值
正極片:由活性物質(如三元材料 Li (NiCoMn) O?、磷酸鐵鋰 LiFePO?等)、集流體(鋁箔)、粘結劑(如 PVDF)組成,含有鋰、鎳、鈷、錳等金屬,回收價值高。
負極片:由活性物質(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集流體(銅箔)、粘結劑(如丁苯橡膠 SBR)組成,石墨可再生利用,銅箔純度高(通常 99.5% 以上),回收經濟性顯著。
回收正負極片不僅能減少礦產資源依賴,還能避免重金屬污染(如鈷、鎳)和石墨資源浪費。
正極活性物質回收:
濕法冶金:將脫落的正極活性物質溶解于酸液(如硫酸、鹽酸),通過沉淀、萃取、離子交換等工藝分離鋰、鎳、鈷、錳等金屬,制備成電池級原料(如碳酸鋰、氫氧化鎳鈷錳),用于新正極材料生產(回收率可達 95% 以上,是當前主流技術)。
直接修復法:對性能衰減的正極材料(如三元材料)進行除雜、補鋰等處理,恢復其晶體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直接用于梯次電池生產(成本低于濕法冶金,適用于輕度衰減的極片)。
鋰電池正負片要如何回收處理價值高,鋰電池正負片處理設備回收工藝流程電池正負及片作為廢舊鋰電池當中具有不錯經濟價值的廢舊鋰電池材料,回收按價值來說,正及片價值要遠遠負片,正及片的載體為鋁箔材料,負及片的載體為銅箔材料。正及片上黑粉價值較高,正及片上的黑粉根據電池的不同,分為碳酸鋰、錳酸鋰、鈷酸鋰、鎳鈷鋁酸鋰、鈦酸鋰等,這些材料的經濟價值較高。負及片上的附著材料主要以人工石墨為主要材料。人工石墨的價值相比正及片上的稀有金屬材料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