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有什么古玩瓷器一定要看?咨詢威信GDPM588
日本人的審美趣味趨向深沉典雅、樸素,不喜歡那種炫人眼目和過分修飾的濃艷,對文物古玩的審美,鑒賞也多以此為標準。比如,茶道所使用的瓷器、竹器、漆器、陶器等從材質到造型、色澤,無一不是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精神的體現。
1、薩摩燒瓷器。
日本與中國沿海一衣帶水,自古以來交往頻繁,日本文化也自然深受大唐時期的文化影響。在瓷器燒造方面更是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薩摩燒磁器,也稱薩摩系瓷器。源于16世紀末,薩摩系瓷器有官窯、民窯和御用窯,分布在日本九州島,古代屬于薩摩國和大隅國。16世紀末,薩摩藩主率軍參加戰(zhàn)役,從掠奪了大量陶工和陶瓷器,陶工金海制瓷技藝高超,后被命令建窯燒瓷,成為薩摩御庭燒的開端。薩摩燒五彩描觀音像,瓷像雍容華貴,色彩富麗,形態(tài)大氣,很有大唐的艷麗風范。
2、越前漆器。
在日本一個叫越前地方,自古以來有很多在漆樹劃痕采集漆液的“刮漆”工匠,傳說在修建日本東照宮時,德川幕府命令采集漆液,越前的漆收到高度的稱贊。
越前漆是一種優(yōu)良的工藝,先要在漆樹上砍開口子以采集樹液,從漆樹上只能采得少量的漆,正因如此漆成了昂貴的商品。剛自漆樹上采集的樹液稱為“原液”。“原液”經過提純變成生漆,再經過風干和精心提煉后才成為越前漆。當漆與空氣接觸后色質會更好,硬度也會增加。使用的漆器要先沉睡1年后才能拿出來,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沉睡,漆的性質會變得柔和,從而熠熠生輝。
漆器的質地也是選材多樣,除了常用的木、竹之外,布、麻、皮,金屬等都可以作為素材加工,作為日本市面的漆器之一,越前漆器即使有損毀依然可以進行修補再生,泛出的優(yōu)雅光芒散發(fā)出美麗。
越前漆器的傳統(tǒng)技師會用傳統(tǒng)的沉金技法將名字和日期一個一個雕刻在漆器底,用金粉和漆涂抹上,無聲書寫著越前漆器的傳奇。
3、日本老鐵壺。
老鐵壺起源于日本江戶中期,而在明治時期則更加廣為流傳。日本鐵壺一般使用的材質是生鐵,但大多數鐵壺的壺蓋是銅質所制。因為鐵蓋經蒸氣熏蒸容易生銹,所以才用銅來制造壺的蓋子。在壺蓋材質中,有一種由多種金屬熔鑄車制而成的壺蓋,俗稱七寶銅蓋。
日本老鐵壺的鑄造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鐵壺當時采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后,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是純手工制作,所以制造出來的壺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性,是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帶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水器。
出土的低溫釉及釉上彩。在釉彩上會滲入很多雜物,甚至會出現脫釉脫彩的現象,應先在胎釉之間加入少量的粘合劑,在彩上再涂較軟的粘合劑以防彩釉大面積脫 落。如果是在地下埋藏較長時間的高溫釉或釉下彩,在瓷器表面還產生很多鈣質、硅質化合物,即土銹??上扔们逅逑匆淮?,用3%雙氧水浸泡3小時左右,再用清水浸泡30小時以上,用清潔白布清洗,一般可除去土銹。如果除不盡,可用刷子醮上醋酸,刷在土銹處,5小時后用醫(yī)用手術刀斜削除去土銹,刀片只能向一個方向削。待大部分土銹去除后,再用白潔布和牙膏清洗直到土銹完全去除,這種方法只適用于高溫釉和釉下彩。
古陶瓷修復有三種:研究修復、展覽修復、商品修復。
商品修復可上訴到清中期,宮里太監(jiān)把破損的偷拿出宮,修好了賣出,所用材料有蛋清,蟲膠,糯米湯等等,漸漸的就有了這種行業(yè)。清末,古陶瓷修復技藝已在社會上初步形成,當時主要用蟲膠、樹膠和魚膠作為黏合劑,也有采用鋸釘的辦法,走街串巷來修補民間一些殘破瓷器。開埠后,這里更是古董商,古陶瓷極易破損的特性催生了一批修復人才,饒鴻發(fā)算是這項技藝的鼻祖。
解放前后又提高了一步,材料有漆片,醇酸瓷漆,硝基瓷漆,丙希酸熱固漆,前幾年上海博物館研發(fā)了仿釉樹脂,把商品修復又提高了一步,全國以商品修復古瓷為職業(yè)的也就十人左右,所用的方法大同小異,只是所用材料的不同。
修復順序
一、清洗
二、粘接
三、打底---補配缺,打磨
四、做底色
五、做釉下彩
六、仿釉
七、做釉上彩
八、做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