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鋰電池、鋰電池概述鋰金屬電池是以作為電,易引起爆炸,應用較少;
鋰離子電池是以鋰摻雜金屬的氧化物作為電,以鋰離子的傳遞來完成充放電,該電池為充電電池。一般由正。負、隔膜、電解液組成。其他正材料組成不固定,負一般為碳素材料多為石墨,電解液是LiPF6的碳酸酯類有機溶液。常見鋰離子電池中金屬含量:鈷15%、銅14%、鋁4.1%、鐵25%、鋰0.1%。
回收鋰電池根據(jù)鋰電池所用電解質材料不同分類
可以分為液態(tài)鋰電池和聚合物鋰電池兩大類。聚合物鋰電池所用的正負材料與液態(tài)鋰都是相同的,電池的工作原理也基本。它們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電解質的不同,鋰電池使用的是液體電解質,而聚合物鋰電池則以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來代替,這種聚合物可以是“干態(tài)”的,也可以是“膠態(tài)”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膠體電解質。
原料回收
對于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應用需求的鋰電池包,回收可以有效發(fā)揮其“剩余價值”。對于循環(huán)壽命顯著下降的鋰電池,可提取其中的金屬氧化物、有機電解液、塑料外殼等再生資源。資源化回收可以有效收回鋰電池成本,具有較強的經濟性。
電芯在動力鋰電池包成本中占比達到36%,若扣除毛利則電芯占比高達49%;在消費類電池中電芯成本占比更高。而在電芯中,富含鎳鈷錳等金屬元素的正材料的成本占到了45%。通過原料回收,鎳鈷錳等金屬元素可實現(xiàn)95%以上的回收率,而鋰元素的回收率也在70%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對于鋰電池包的回收利用方法,一般情況下使用梯次利用方法資源利用率更高,因為鋰電池包的循環(huán)壽命長,儲能利用效果更佳。不過現(xiàn)在市場上關于鋰電池包回收利用的方法還不完善,梯次利用這一方法實施起來并不容易,但鋰電池包使用市場大,回收利用的市場也會隨著發(fā)展起來的。
鋰電池主要由外殼、正、負、電解液與隔膜組成,正是通過起粘結作用的PVDF將鈷酸鋰粉末涂布于鋁箔集流體兩側構成;負結構與正類似,由碳粉粘結于銅箔集流體兩側構成。鋰離子電池具有電壓高、比容量大、壽命長和無記憶效應等顯著優(yōu)點,自其商業(yè)化以來便快速了便攜式電子電器設備的動力源市場,且產量逐年增大。使用壽命約2年,報廢后的鋰電池,如處理處置不當,其所含的六氟磷酸鋰、碳酸酯類有機物以及鈷、銅等重金屬必然會對環(huán)境構成潛在的污染威脅。而另一方面,廢鋰電池中的鈷、鋰、銅及塑料等均是寶貴資源,具有高的回收價值。因此,對廢鋰電池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不僅具有顯著的環(huán)境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隨著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采用量的迅速增長,基于鋰離子電池的儲能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電動汽車以及電網規(guī)模的儲能應用的推動下,鋰離子電池的銷售量將會激增。鋰離子電池數(shù)量的大量增長促使行業(yè)廠商致力于尋求一種具有商業(yè)規(guī)模并且經濟可行的回收解決方案,用于大規(guī)模處理和回收廢棄的鋰離子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