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廠對加工的產(chǎn)品精度要求較高,所以在編程時需要考慮的事項有:
(一)零件的加工順序:先鉆孔后平端(這是防止鉆孔時縮料);先粗車,再精車(這是為了零件精度);先加工公差大的然后加工公差小的(這是小公差尺寸表面不被劃傷及防止零件變形)。
(二)根據(jù)材料硬度選擇合理的轉(zhuǎn)速、進給量及切深。
1、碳鋼材料選擇高轉(zhuǎn)速,高進給量,大切深。如:1Gr11,選擇S1600、F0.2、切深 2mm;
2、硬質(zhì)合金選擇低轉(zhuǎn)速、低進給量、小切深。如:GH4033,選擇S800、F0.08、切深0.5mm ;
3、 鈦合金選擇低轉(zhuǎn)速、高進給量、小切深。如:Ti6,選擇S400、F0.2、切深0.3mm。以我加工某零件為例:材料為K414,此材料為特硬材料,經(jīng) 過多次試驗,終選擇為S360、F0.1、切深0.2,才加工出合格零件。編程技巧還有很多,我個人總結(jié)大概如此。
1.若誤差非常大,可能是編程錯誤,滑塊連接松動、光柵尺故障等;
2.正常有一點誤差,可以系統(tǒng)上修正,修正后能穩(wěn)定工作,則為正常;
3.角度不穩(wěn)定,常變化,可能與滑塊連接松動、光柵尺故障、材料材質(zhì)等有關;
措施
1、檢查所運行程序,檢查程序中的模具、材料、板厚、工件長度、折彎方式是否與實際操作一致,滑塊連接是否松動,光柵尺連接是否牢固;
2、正常有一點誤差,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例如:編程的材料厚度與實際使用的厚度之間誤差;材質(zhì)的均勻度、模具的磨損、操作等原因;
3、檢查Y軸重復定位精度,檢查滑塊連接、光柵尺連接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則很可能與材料材質(zhì)有關;
17.加工工件尺寸不準
原因
1、尺寸不穩(wěn)定,經(jīng)常變化,可能與機床電源、伺服驅(qū)動、伺服電機編碼器及相關電纜、系統(tǒng)、絲杠機械連接、同步帶(輪)等因素有關;
2、尺寸有偏差,但穩(wěn)定,多與后擋料橫梁平行度、直線度、擋指平行度、垂直度有關;
3、用折彎邊定位時,此道彎角度大于90°,導致尺寸偏??;
措施
1、檢查后擋料軸軸重復定位精度,一般小于0.02mm,如相差較大,需對可能的因素逐一檢查,如是由伺服驅(qū)動、伺服電機編碼器、系統(tǒng)等原因引起,由制造商處理;
2、檢查橫梁平行度、直線度,然后檢查擋指平行度、垂直度;
3、如果用折彎邊定位,盡量使此道彎不大于90°;
1、應遵循板厚與下模開口的關系選擇模具;
2、正確設置模具阻抗;
3、檢查所編程序;
4、核對機床常量參數(shù);
14.編程大圓弧折彎時,系統(tǒng)計算很慢或死機
原因
1、編程時所設的X值超過參數(shù)中X軸的值;
措施
1、檢查所編程序;
15.油溫過高
原因
1、液壓部分故障,如濾芯被堵住、油液污染、變質(zhì)等;
2、長時間高壓工作;
措施
1、檢查濾芯、油液,必要時更換;
2、檢查長時間高壓工作的原因,是實際需要,還是其它原因;
16.加工工件角度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