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建筑工程實施的時候,總是需要用到水源的。這個時候大家會選擇用打井設(shè)備來尋找地下水源。但是在進行鉆井之前,還是要注意所處的地質(zhì)能否進行取水。那是因為有的地方的地質(zhì),下面是沒有水的,鉆多深都沒有水。所以在鉆井取水之前要注意先檢測地質(zhì),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怎么進行降水鉆井?
井點沖孔,人工將沖孔管對準井點位置,啟動高壓水泵,水壓控制在0.4~0.8MPa,在高壓水沖擊下沖孔管開始下沉,并不斷地升降沖孔管。在射水與沖孔管沖切作用下,大約在5~10min時間之內(nèi),沖孔管可下沉2m左右,若遇到較厚的純粘土?xí)r,沉管時間要延長,此時可增加高壓水泵的壓力,以達到加速沉管的速度。沖擊孔的成孔直徑應(yīng)達到100~150mm,井孔壁與井點管之間有一定間隙,以便于填充砂石,沖孔深度應(yīng)比濾管設(shè)計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當(dāng)基坑附近沒有建筑、管線、道路時,坑中井點水位應(yīng)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米為宜。
常見做法
輕型井點(多級輕型井點):適用于巖土滲透系數(shù)為10**(-2)~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輕型井點為3~6m、多級輕型井點為6~12m。
噴射井點:適用于巖土滲透系數(shù)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8~20m。
電滲井點:適用于巖土滲透系數(shù)為<10**(-6)cm/s;電滲井點宜與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深井降水::適用于巖土滲透系數(shù)為≥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