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不銹鋼。由于它的高含鉬量,故具有的耐點腐蝕和耐縫隙腐蝕性能。這種不銹鋼是為用于諸如海水等含有鹵化物的環(huán)境中而研制和開發(fā)的。也具有良好的抗均勻腐蝕性。特別是在含鹵化物的酸中,該鋼要優(yōu)于普通不銹鋼。
超級馬氏體不銹鋼典型的基體金屬顯微組織為回火馬氏體。這種低碳回火馬氏體組織具有很高的強度和韌性。根據(jù)含鎳量的不同、熱處理條件的差異,一些牌號的超級馬氏體不銹鋼基體顯微組織中可能會出現(xiàn)10%~40%的細小彌散狀殘留奧氏體。對于含鉻16%等級的超級馬氏體不銹鋼,顯微組織中可能出現(xiàn)少量的δ鐵素體。為了獲得理想的細晶粒回火馬氏體,在鋼板交貨之般都經(jīng)過淬火加回火處理。
奧氏體不銹鋼管中的牌號有18-8(日常18-10 或 19-9)型的304不銹鋼(中國為00Cr19Ni10)和18-12-2的316(0Cr17Ni12Mo2)。為了解決奧氏體不銹鋼焊后因鉻碳化物析出所導(dǎo)致的鉻貧化而引起的晶間腐蝕敏感性,早期是加入碳化物穩(wěn)定化元素鈦和鈮,20世紀60年代后期,AOD和VOD等爐外精煉工藝技術(shù)的問世,降低了鋼中碳量到≤0.03%,解決了奧氏體不銹鋼敏化態(tài)(焊后)晶間腐蝕的敏感性,提高了鋼中的純凈度,也解決了鋼的固溶態(tài)晶間腐蝕的敏感性。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所開發(fā)的新奧氏體不銹鋼基本上都是低碳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