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電纜結構:
由線芯、絕緣層和保護層三部分構成。線芯用于傳導電流, 一般由多股銅線或多股鋁線絞合而成。低壓電纜有單芯、雙芯、三芯、四芯等幾種。雙芯電纜用于單相線路,三芯和四芯電纜分別用于三相三線制線路和三相四線制線路, 單芯電纜可以按需要應用于單相制線路或三相制線路。常用的低壓電纜線芯截面積有10,16, 25, 35, 50, 70, 95, 120,150, 185, 240 mm等。
電纜中具有耐受電壓特定功能的絕緣材料。絕緣層分為芯絕緣和帶絕緣兩種:包覆在線芯上的絕緣稱為芯絕緣;多芯電纜的絕緣線芯合在一起再加覆的絕緣稱為帶絕緣。帶絕緣與保護層隔開形成可靠的對地絕緣。絕緣層通常用油浸紙、塑料、橡皮等制成。
采用電纜的低壓線路。電纜由線芯、絕緣層、保護層構成。電纜的種類很多,低壓電纜線路主要使用的是低壓電力電纜。
低壓電纜線路常用的敷設方式有:
1、直接埋地;
2、敷設于電纜溝內(nèi);
3、沿墻敷設;
4、敷設于電纜隧道內(nèi)等。
敷設方式:
低壓電纜常用的敷設方式有直接埋地敷設、電纜溝敷設、隧道敷設和沿墻敷設等幾種。
1、直接埋地敷設。沿同一路徑敷設的電纜根數(shù)不多于8根時,應盡量采用直接埋地敷設。其埋設深度不應小于700 mm,穿越農(nóng)田時不應小于1m,并在電纜上下各均勻鋪設100 mm厚的細砂或軟土,然后覆蓋混凝土保護板。直接埋地的電纜之間及各種設施平行或交叉的凈距不應小于表1的數(shù)值。電纜通過建筑物、鐵路、道路等地段時應穿管保護。直接埋地敷設,施工方便、節(jié)省費用且散熱良好;缺點是電纜檢修不方便,不能可靠地防止外來的機械損傷,易受腐蝕。直接埋地敷設適用于電纜根數(shù)不多,且敷設路徑較長的場合;
2、纜溝敷設。電纜溝分戶內(nèi)電纜溝和低壓配電裝置內(nèi)的電纜溝及一般戶外電纜溝。電纜溝結構見圖2。戶內(nèi)電纜溝的蓋板與地面鋪平。戶外配電裝置內(nèi)線的電纜溝的蓋板應高出地面,兼作操作走道。一般戶外電纜溝,為了不妨礙排水,其蓋板一般應低于地面0.3m,上面鋪砂子或碎土。電纜溝敷設投資比電纜隧道、排管敷設等要少,檢修更換電纜較方便,占地面積小,走線容易、靈活,當電纜溝與地下管網(wǎng)交叉不多、同一路徑電纜根數(shù)不多于18根時, 一般宜采用電纜溝敷設。
高壓電纜是電力電纜的一種,是指用于傳輸1kv-1000kv之間的電力電纜,多應用于電力傳輸和分配。高壓電纜從內(nèi)到外的組成部分包括:導體、絕緣、內(nèi)護層、填充料(鎧裝)、外絕緣。當然,鎧裝高壓電纜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強度的壓迫,同時可防止其他外力損壞。
電線電纜回收分析電纜質量提升靠什么?
電線電纜行業(yè)是國民經(jīng)濟的重要基礎性產(chǎn)業(yè),廣泛應用于國民經(jīng)濟各個部門,為各產(chǎn)業(yè)、建設和重大建設工程等提供重要配套,是現(xiàn)經(jīng)濟和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保障,也是群眾日常生活的產(chǎn)品。因此,電線電纜產(chǎn)品質量直接關系到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群眾切身利益。當前,在整個行業(yè)的共同努力下,全國電線電纜質量提升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我們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電線電纜的質量形勢仍不容樂觀,質量提升工作仍重道遠,線纜行業(yè)質量提升工作依然在推進,且行且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