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tài)混合器:用于連續(xù)化生產中的物料混合,檢查內部混合單元的結構完整性,是否有堵塞或磨損。
過濾設備
袋式過濾器、板框過濾器:用于去除涂料中的雜質,回收時關注濾材安裝精度、密封性能(避免過濾后二次污染),以及框架的銹蝕情況。
離心過濾器:依賴離心力分離雜質,需檢查轉鼓平衡性、電機負載能力。
灌裝與輔助設備
涂料灌裝機:自動或半自動灌裝,檢查計量精度、灌裝頭的密封性(防止滴漏)。
研磨介質(如鋯珠、玻璃珠):評估其粒徑均勻度和磨損程度,可二次利用于低要求生產。
溶劑回收機:用于回收生產中的有機溶劑(如甲苯、二甲苯),檢查冷凝系統(tǒng)、真空系統(tǒng)的效率。
三、回收流程與注意事項
流程建議
現場勘查:攜帶技術人員(如設備工程師)實地查看設備運行狀態(tài),進行空載 / 負載測試(如用模擬物料測試分散機的分散效果)。
價值評估:結合設備品牌(如國產的龍鑫、進口的德國耐馳)、使用年限、狀態(tài),參考同型號二手市場價格,避免回收。
簽訂合同:明確設備型號、數量、狀態(tài)描述、驗收標準(如試運行 72 小時無故障)、付款方式及違約責任(如隱瞞故障的賠償條款)。
拆卸與運輸:大型設備(如反應釜、砂磨機)需團隊拆卸,避免暴力操作導致部件損壞;運輸時固定設備(尤其是精密部件如儀表),防止顛簸損壞。
風險規(guī)避
環(huán)保風險:若設備曾用于含重金屬、有毒溶劑的涂料生產,需確認是否經過清洗(如用溶劑沖洗腔體),避免殘留物料造成二次污染。
隱性故障:部分設備(如砂磨機)的研磨腔磨損可能肉眼難以察覺,可通過檢測研磨后物料的細度(用細度計測量)判斷性能。
四、回收后的翻新與利用
針對磨損部件:更換分散盤(建議選碳化鎢涂層,提高耐磨性)、軸承、密封件;清洗減速機并更換潤滑油;校準轉速表和計時器。
電氣升級:老化的電線、開關替換為新國標配件;增加過載保護裝置(防止物料過載燒毀電機)。
用途拓展:小型高速分散機可改造用于實驗室小批量試樣;性能較好的二手設備可用于中小型涂料廠的批量生產,降低初期投入成本。
總之,回收二手分散機需兼顧性能、安全與成本,通過檢測和規(guī)范流程,可實現高性價比的資源再利用。對于進口品牌(如德國 VMA、日本淺田)的二手分散機,若狀態(tài)良好,其穩(wěn)定性可能優(yōu)于新國產設備,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