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教您鑒別銀元真假
洛陽銀元回收表示銀元的手法總的來說不外乎全與半,全即用現(xiàn)代材質(zhì)制作假文物銀元,而半則是將普通文物銀元稍作改造,建議可通過看、稱、聽等三招基本識別真假。
招數(shù)一:二觀一察
所謂二觀,即是觀銀色與神韻。葉暉拿出兩枚真品“孫中山頭像銀元”,只見真澤潤白柔和,可用手或軟布擦拭包漿,可反射出強烈的亮光。而贗品多為白銅、鉛、錫等合金,顏色發(fā)青灰或干白。其次,多為雕版高手雕模,以機器沖軋,圖案精美,齒邊深且有序。葉暉指出一定要看清楚每個細部,是用20倍放大鏡,觀察其幣面是否平整光潔,有無砂眼,圖像細微處是否缺失或被改動,有些者將六角星改成五角星。
作為袁大頭銀元的收藏價值,和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幣一樣,如果有特點,數(shù)量才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例如:甘肅簽字版袁大頭,也就是說在袁大頭銀元的背面添加上“甘肅”二字,據(jù)介紹這枚銀元在全國不會超過1萬枚,所以現(xiàn)在的收藏價格要其它版本。
“袁大頭”由于鑄地多、鑄量大,出現(xiàn)了許多版別。有趣的是,盡管版別不同,但“袁大頭”的標準重量都為七錢二分。
按年號,“袁大頭”分為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共四個鑄造年份,其中三年、九年、十年屬于比較常見的銀幣,從面值上看,面值壹圓的多,中圓(五角)的少,貳角、壹角銀幣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