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擠塑板表皮為光面,其表皮與膠粘劑及抹面砂漿的可粘接性很差。一方面可使表面粗糙均勻有利粘貼,其與膠粘劑和抹面砂漿的拉伸黏結強度、耐水和耐凍融強度均在0.25MPa以上,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黏結力,加大了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通過去皮處理均勻釋放了一定量的內部應力。
擠塑板的應用還沒有一本國家的有關標準。由此多少應用方都借用膨脹聚苯板的技術標準。2009年6月,上海建科院和國家建筑標準設計院聯合組織編制擠塑板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的技術標準,同時由可耐福公司編制的國標08CJ16《擠塑板保溫系統(tǒng)建筑構造》也于2009年8月在國家建筑標準設計院進行修編。行業(yè)內正在努力加強擠塑板的應用規(guī)范和標準,從而來擠塑板在外墻外保溫中的合理使用。
擠塑板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方面:通用級聚苯乙烯與成核劑、助燃劑等通過喂料機進入級塑料擠出機,在擠塑機內充分塑化后再注入發(fā)泡劑(目前常用的是氟利昂,環(huán)保型的二氧化碳發(fā)泡劑也在逐步推廣中),發(fā)泡劑在第二級擠出機中與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和冷卻后通過模具擠出,在模具擠出后壓力迅速釋放,被塑料包裹的發(fā)泡劑迅速膨脹形成密閉的泡孔,在泡孔的作用下聚苯乙烯塑料形成了有蜂窩狀密閉泡孔的發(fā)泡板。再經過定型牽引機將板材定型為所需的厚度和寬度,經過切割成型即可。
厚度為2-10公分的擠塑板,一般是在建筑物外墻表面用特制粘結膠粘結到基層上,外側用阻燃玻璃纖維網及水泥粘結膠漿保護層“天衣無縫”地裹上一層,形成外墻保溫體系。也就是說,很多在建樓房都是用擠塑板保溫、隔熱,從頭到尾都穿了一層輕型“保溫大衣”。
項目:
1)擠塑板、網格布的規(guī)格和各項技術指標,聚合物砂漿配置原料的質量符合要求。
2)擠塑板與墻面粘貼牢固,無松動和虛粘現象。
3)聚合物砂漿與擠塑板粘貼緊密,無脫層、空鼓、面層無爆灰和裂縫。
基本項目:
1)每塊擠塑板與基層面的總粘貼面積為30—50%
2)固定件脹塞部分進入結構墻體不小于50。
3)擠塑板碰頭縫不抹粘接劑。
4)網格布應橫向鋪貼,壓粘密實,不能有空鼓、皺褶、翹邊、外露等現象,水平方向搭接寬度不小于100,垂直方向搭接寬度不小于80。
5)聚合物砂漿厚度不宜大于4,首層不大于5。